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四

发表时间:2022-10-26

浏览量:1102

永嘉大师证道歌直解四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

悟道之人,心如虚空,于一切都无执无碍,独超物外,无我无人。所以行事难免被学其他法门的人诽谤,或遭误解,或被否定。这一切诽谤指责,可以完全不顾,因为悟道者不再执着于自我。那些诽谤者就像拿着火烧天一样,天无心被烧,故无怒恨。悟道者亦复如是,不会和诽谤的人诤论计较。所以,诽谤者只是自己在那里生闷气,疲劳而已。

 

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

那些诽谤之言,对一个真正的道人来说,正是锻炼,可以帮其去除我执,考验修行,修行无我。所以好的修行人,听到自己被人诽谤辱骂时,非但不会生气,还会心里庆幸,助其成道,就像饮用甘露一样。立刻将其音声,化入空无之中,不以为是。

 

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

一个好的修行人,对于辱骂和诽谤,会把这些恶言当成逆增上缘,助己行道。把骂自己的人视为善知识,来砥砺自己修行。

 

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

不会因为有人诽谤自己、诋毁自己,就怨恨他们,也不会对那些说自己好话的人,像对待亲人一样。若是诽谤自己就怨恨,夸赞自己就亲近,这又怎么能表现自己所证的无生正理和忍辱般罗密呢?

 

宗亦通,说亦通,定慧圆明不滞空。

宗,指宗门,又指如实法;说,指教下,又指言说法。宗门和教下,是如来的二种教法。楞伽经云:大慧,三世如来有二种法,谓言说法及如实法。言说法者,谓随众生心为说种种诸方便教。如实法者,谓修行者超度一切心意意识,于自觉圣智所行境界,离诸因缘相应见相,一切外道、声闻、缘觉堕二边者所不能知,是名如实法。

六祖大师云说通及心通如日处虚空这里的心通就是永嘉大师的宗亦通只有宗亦通经亦通才能像太阳在虚空中光明照耀利益万物为什么一定要有说通说通是指通达佛陀所说的经论世间也有很多外道,灵修者到处宣扬自己开悟但是没有经教的印证和基础没有善巧方便不能引导众生见到诸法实相所以说通对一个学习正法的修行人是非常重要的

悟道者不仅宗说俱通而且定慧等持不偏不倚不离中道圆融无碍。不住于无为和空法。《维摩诘经不住无为不尽有为随缘说法利益众生

 

非但我今独达了,恒沙诸佛体皆同。

不但我现在如是通达此二种法,得见佛性,恒沙如来,皆通达此二种法,了达诸佛本性。禅宗祖师,亦复如是,皆是了了见于佛性,故名恒沙诸佛体皆同。

 

师子吼,无畏说,百兽闻之皆脑裂。

如来所说法,皆为一佛乘故,种种言说方便,皆为引导众生入于实相,故名狮子吼,又名无畏说。种种外道听闻,皆心惊胆颤,失却威风。何以故?以外道所说所修之法,皆不了义故,非实相故。又师子吼,名决定说,究竟说,是名第一义。

《大般涅槃经》云:善男子,如师子王自知身力,牙爪锋芒,四足踞地,安住岩穴,振尾出声。若有能具如是诸相,当知是则能师子吼,真师子王。晨朝出穴,频申欠呿,四向顾望,发声震吼,为十一事。何等十一?

一为欲坏实非师子诈作师子故,二为欲试自身力故,三为欲令住处净故,四为诸子知处所故,五为群辈无怖心故,六为眠者得觉寤故,七为一切放逸诸兽不放逸故,八为诸兽来依附故,九为欲调大香象故,十为教告诸子息故,十一为欲庄严自眷属故。一切禽兽闻师子吼,水性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伏窟穴,飞者堕落,诸大香象怖走失粪。诸善男子,如彼野干,虽逐师子至于百年,终不能作师子吼也。若师子子,始满三年,则能哮吼如师子王。

善男子,如来正觉,智慧牙爪,四如意足,六波罗蜜满足之身,十力雄猛,大悲为尾,安住四禅清净窟宅,为诸众生而师子吼。摧破魔军,示众十力,开佛行处。为诸邪见作归依所,安抚生死怖畏之众,觉寤无明睡眠众生,行恶法者为作悔心,开示邪见一切众生,令知六师非师子吼故。破富兰那等骄慢心故,为令二乘生悔心故,为教五住诸菩萨等生大力心故,为令正见四部之众,于彼邪见四部徒众不生怖畏故,从圣行、梵行、天行窟宅频申而出。为欲令彼诸众生等破骄慢故欠呿,为令诸众生等生善法故,四向顾望,为令众生得四无碍故,四足踞地,为令众生具足安住尸波罗蜜故,故师子吼。

师子吼者,名决定说,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如来常住无有变易。善男子,声闻缘觉虽复随逐如来世尊无量百千阿僧祇劫,而亦不能作师子吼。十住菩萨若能修行是三行处,当知是则能师子吼。诸善男子,是师子吼菩萨摩诃萨,今欲如是大师子吼,是故汝等应当深心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又祖师说法,句句不离自性,处处指示众生真心佛性,种种手段,皆名狮子吼。

 

香象奔波失却威,天龙寂听生欣悦。

就像狮子一吼,百兽散去,大象听到,也会吓得到处乱窜,失去原来的威风。比喻世间各种外道的智慧和说法,没办法与佛陀所说法相比。《涅槃经》云:一切禽兽闻师子吼,水性之属潜没深渊,陆行之类藏伏窟穴,飞者堕落,诸大香象怖走失粪。

天龙者,天龙八部,一切护法善神,天人、阿修罗众等,他们听到诸佛宣说第一义谛,心生欢喜。

 

游江海,涉山川,寻师访道为参禅。

我曾经游走江海,翻山跃岭,长途跋涉,为了寻找善知识,参禅学道,受尽辛苦。以不了本心故,心向外驰。

 

自从认得曹溪路,了知生死不相关。

自从见过曹溪六祖大师,经他印证,悟得心法,识得本性,才知一切有为功用,生灭之法,与道了不相关。

 

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

悟道之后,外不取相,内不动心。行也是禅,坐也是禅。说话或者沉默,做事或者无事,内心安然自在,没有任何挂碍。

 

纵遇锋刀常坦坦,假饶毒药也闲闲。

因为了悟无生之理,故知生死皆幻,一切诸法,皆不可得,故于一切无所畏惧。就算遇到锋利的刀剑架在脖子上,也坦然无畏。即使被人投毒相害,心中也一片悠闲,毫无恐惧与挂碍。

 

我师得见然灯佛,多劫曾为忍辱仙。

我师释迦牟尼佛遇到燃灯佛之前,未悟本性,所以多劫修行,未得然灯佛授记。以悟得本性,于法无所得,所以得燃灯佛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佛。

我本师释迦佛自从见到燃灯佛后,于法实无所得,故能于多生多世,以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修行忍辱波罗蜜,生生世世不失本智。

 

几回生,几回死,生死悠悠无定止。

我未见性前,无量生世在生死中虚出虚没,出没六道,没有定止,枉受辛苦。

 

自从顿悟了无生,于诸荣辱何忧喜。

自从顿悟无生之理,于世间一切荣辱顺逆境界,不再有任何贪着和抗拒,不生忧喜之情,随顺世缘,无欲无求,全然接纳。

 

入深山,住兰若,岑崟幽邃长松下。优游静坐野僧家,阒寂安居实潇洒。

对世间财色名利全然看破,到深山里去居住,在阿兰若去修行,在僻静的山谷或幽静的松树下经行、坐禅。

我无忧无虑,在山水之间自在游荡。有时去拜访深山的高僧,随便找一个安静无人的地方就能居住。

 

觉即了,不施功,一切有为法不同。

修行但能顿悟自心,一念相应,不假施功,即能成就无上菩提。若不能言下顿见真如本性,而执着一切有为生灭之法,则成歧路,穷劫修行,不能成就。就像世间执着各种法门和修行的人,因为不能悟得本心,着相修行,与道总不相关。

 

住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势力尽,箭还坠,招得来生不如意。

着相布施,人我不除,虽然能获福生天,然而终是无常。就像对着天空射箭,到了最后,没了力量,箭还是会坠落下来。着相布施也是一样的,虽然获福,然而只是暂时的。福满势尽,到了来生,还会堕落到三恶道受苦。

 

争似无为实相门,一超直入如来地。

怎能像禅宗无为实相法门,一悟即超越菩萨阶位,至于佛地。

六祖大师云:若起正真般若观照,一刹那间,妄念俱灭。若识自性,一悟即至佛地。

又云:我于忍和尚处,一闻言下便悟,顿见真如本性。是以将此教法流行,令学道者顿悟菩提,各自观心,自见本性。

 

但得本,莫愁末,如净琉璃含宝月。

得本者,明见佛性,末者,一切智慧神通妙用。五祖大师云: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识自本心,见自本性,即名为佛。识得根本,方为修行。识得根本,才知一切修行,皆是自性自用,自然而起,不用安排,亦非造作,故不费心力。就像琉璃宝珠上面所映的月光一样,自然而然,不需施功。

 

既能解此如意珠,自利利他终不竭。

如意珠,比喻真心本性。既能了了见于自心,不再逐物为己,一切智慧方便自然而生,可以利生益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