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诗十首直解

发表时间:2022-04-14

浏览量:1301

禅诗十首直解

下面这十首禅师写的诗,看上去很简单,其实这十首诗都是非常非常难懂的。懂嘛,也不是说完全不懂,也能理解,也能懂一些。但关键之处,这些诗的妙处,其中涉及实修的地方,就不容易懂。大家读诗,尤其读禅师写的诗,不能像读一般诗,读出个意境,读出个美就完了。禅师写的诗都跟修行有关,跟究竟的见地有关,跟证悟有关。每首诗都有对见地的描述和功夫的描写。

真正的禅诗并不是仅仅流露出一些禅机,它还有更多更丰富的修行内容。世间也有一些文豪,偶尔之作,也会有禅机显发,但大都跟悟道、证道、修行没有深入的关系。而我们今天所学的这十首禅诗,都是祖师大德悟道的诗偈,是祖师们历经十年、二十年,甚至一生的修行而顿悟的心得,在看似简单的诗偈里凝结了佛法的智慧和功夫。

禅诗最精妙的地方,是它用词精练,意味深长,直指人心,默契宗乘。祖师留下的偈颂或诗句,不仅有非常高的见地,最可贵的是,有很深的修行。所谓高高山顶立,见地高;深深海底行,行持老到。能说出来,也能够做到。说出来还好,行到就很难了。

这些禅诗里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所以,我们今天用一段时间和大家认真地来学习下面这十首禅诗。

我们先看第一首,雪峰的诗偈:

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万劫长如是,何须更出家?

这里的前两句“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是用一个世间的意象来做比喻。先描写一个意象,很空旷的一块地方,一望无际,一点野草都没有,也没有烟雾,也没有云霞。形容一个道人,一个好的修行人,心里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他放下了世出世间所有的法,所有的观念,所有的执着,所有的依赖。也不执着世法,也不执着佛法。最近我们一直在学寒山的诗,在学石屋的诗,他们的诗中也都体现了“迥迥绝烟霞”的境界。古时候的过来人,已经成就的人,他们都是生灭心灭,以寂灭为常乐。就是“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涅槃经》里面就讲:烦恼断尽,一无所有。六祖大师:本来无一物。心里边一点疑惑、一点执着、一点挂碍都没有了。所谓的“寸草”和“烟霞”,各有所指。“寸草”可以理解为三毒啊、烦恼啊;“烟霞”可以理解为智慧、佛法,连智慧和佛法的概念都没有了。更何况世间的起伏,都干干净净的。其实一到了“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这个地步,就是一种常乐我净,它不会再改变了。

“万劫长如是”是一种坚定持久的安心状态。我们这段时间天天读《圆觉经》。《圆觉经》云:一旦成金,不复为矿。“万劫长如是”,就是会一直这样,再也不可能执迷于世间的生灭有为。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好好修行?觉悟了之后你就不再为矿,不再做凡夫了。你再怎么来这个世间示现,经历多苦的事情,你这一生不论有多坎坷,你一定会觉悟的。因为你觉悟的种子早已经种在阿赖耶识里了,它已经成为金了,它的力量已经含在你的阿赖耶识里边,这个力量会大于烦恼,大于无明,遇缘即熟。它一定会破壳而出。只要你这一世修成了,未来无穷劫中,永远不再作凡夫,一得永得。

寒山诗云:争似识真源,一得即永得。与“万劫长如是,何须更出家?”的境界一样。这时候也就不论修不修行,出不出家,剃头不剃头,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要你心里放下一切执着和所依,真如本性自然显露,一切修行都是为了让我们放下对幻境的贪着,一旦没有了我执,一切苦就停止了。那时出不出家,修不修行,都已不重要。修也是修,不修也是修。出家作佛,在家也作佛。但关键是,我们得真行到这个地步。真的放下一切,像寒山、像古人那样,其实是很难的。讲理都是这么个理,可是真正去行,你就得真的能舍,一切俱舍。这个舍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需要很长时间,几年、十几年,几十年、一生,都未必能舍干净。用一生时间,你能放下所有,万里无寸草,迥迥绝烟霞,你能达到这个境界,就已经相当不错了。那就等于成佛做祖了呀。有几个成佛做祖的?自古以来能行到这个境界的人都很少。但再少,它也是我们修行的目的,是我们每个人都要达到,也能达到的。我们对自己要有信心。

我们再看第二首,南台守安禅师诗偈:

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这个“一炉香”,表面的就是一坐香。古时候坐禅就是点一支香来计时,这一支香烧尽的时间一般就是一个时辰。南台守安禅师没事的时候,也会坐禅。虽然禅宗不讲修禅定,但是不代表不坐禅。坐禅和修禅定是两码事。禅师坐禅只是休息,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要修出个什么。“一炉香”就形容坐禅。“终日凝然万虑亡”,一整天一整天没事,凝然,形容很清净,了然无事的样子。

“终日凝然万虑亡。”当一个人心中了然无寄,自然就会到达一种凝然万虑亡的境界。心中什么执着和挂碍都没有了,当然也就没有事需要考虑了。这时的修行已经成就了,也历练过了。包括行菩萨道也好,发心度众生也好,已达理事无碍,这些都是经历过的。不是像声闻乘一样是自了的,或者说贪图寂静,而是随缘度日,任运自在。禅宗祖师的偈颂所描写的境界和阿罗汉、声闻的不一样。但是阿罗汉、声闻的境界祖师们都有,都是从那个境界过来的,都是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十方世界是全身。他不会守在一个寂静里,遇缘还会有所施为,还会利益众生。

佛是无事人,无事是贵人。“凝然”是形容心里没有任何可想,全然一个无事人的样子“万虑亡”,所有的思虑自然地就不起了,起也只是一些念头而已,念头不代表执着,也不是贪欲,也不是任何的东西。它就是一些正常的自然的念头:冷了,热了,该吃饭了,该溜达溜达这些。

“不是息心除妄想”,为什么他不需要去除妄想啊?“都缘无事可思量”,是因为没有事可考虑,没有妄想和烦恼,当然就不用息心除妄了。有的地方写的是“只缘无事可思量”,是一个意思,“都”是“只”的意思。就是因为他心里没有事情要去挂碍,要去考虑,所以他不用息心,也不用去牧牛,也不用再除一个妄想。就算他有妄想,那个妄想也不是烦恼,所以他也不会去除那个妄想。永嘉大师说:不求真、不断妄,了知二法空无相。妄和真都已经不执着了,他不会住在任何念上,所以他不会去息心除妄。除只对住来说,对执着来说,无住无执,当然不需要去对治了。

不像我们刚学佛的时候,还要修对治法,要修远离行,要牧牛,要离念,要做很多功课。还得跟家人,跟很多事保持距离,还得坐禅、经行、诵经,还得转念,还得玩命地奔回拉念头,拉,拉。南台禅师这时已经修成了,拉都不拉了,为啥?他没有可跑的,就不拉了。念头老奔外跑,老想去造作,这个时候就得奔回收。人家自然地大白牛现前了,他就不拉了,他不需要奔回收摄了。他已经不再染着六尘,已经变成了露地白牛,整日光迥迥地,赶也赶不走。像寒山诗里的那六兄弟,意识已经被智慧降伏住了,跟它商量好了,也能时时看得住它了:你甭再作了,你作的弄得全家都不安宁,你自己是最痛苦的。人疯了都是因为意识、意根疯掉的。所以说把意根调伏了,跟它商量好了,也把它骂了,也把它打了,也把它呵斥了,整个身心就安静了。就天天跟它干,到了一定程度,有一天它听话了,就安生了。就像牧牛似的,开始这个牛是很狂野的,你扽不住它,要玩命地打它,慢慢慢慢地它调伏了。“不是息心除妄想”,并不是一味地压制心念,而是善护念,转念,时间长了,它自然调伏,与汝和睦相处。

能看到自己的妄念,能看到自己的妄心,然后能把它收摄住,这个是多年的功夫。你看他四句话很简单,人家可能修了二十年、三十年,才到这种境界。所以“不是息心除妄想,都缘无事可思量。”

这个理大家都知道,但是“都缘无事可思量”,做到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大家想一想,我们心里有没有事儿?大家都对照一下自己的实际情况,家里、家外的,世间的工作啊、身体啊、父母啊、儿女啊,还有孙子啊,还有家里的股票啊,存折啊。赶紧都上交吧,让我替你保管着。说心里话,家里有多少存款,都是负担!一个好的修行人,他的欲望减少到最低,只剩穿衣吃饭,根本没花钱的地方。你把钱搁我这,我也不会要。所以说真的,当一个人一切看破、一切放下的时候,多一物,不如少一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好事不如无。有这个东西让别人去花,让别人去做,你就在这守着就行,你就在这享受天成的、自然的快乐。

有智慧的人,都会把财散出去,福就来了,心就安了。留财就是留祸。你想想那个财到底能干啥?除了贪嗔痴,那个钱到底能干啥?你吃、喝能花几个钱啊?只是一吃、一喝、一穿,能花多少钱?一件衣服能穿好几年。所以说,这个钱除了用在弘法上面,其他地方真没地方花。盖庙都不盖,让别人去盖。我们就是日常维持,除了需要活命这点钱,多余真的没有用。你想吧,那个钱要么你就是吃喝玩乐,要么你就是不知道干啥去了。你也不可能给家里人,你给家里人,你不造业,你让他造去?他更不懂了,你都收摄不住,你都不知道那个钱是坏东西,他更以为那是好东西。所以你越学到后面就越知道,古人为啥都是安贫乐道。纵有千斤金,不如林下贫。他不傻,哪个悟道的人也不傻。悟道的人都是绝顶聪明的人,最最精明的人,他怎么可能傻呢?他一点点都不傻。他只不过被世人看作傻。

我们看第三首,云门文偃禅师诗偈:

金屑眼中翳,衣珠法上尘。己灵犹不顾,佛祖为何人。

这四句诗里有一个《法华经》里的典故,就是“衣珠法上尘”这句。咱们先把这个典故简单讲一下。有两个人在一块吃饭喝酒,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亲戚,非常富有,在他喝醉的时候给了他一个宝珠,这个人把宝珠放在了他的衣服里面,缝好了,怕他掉了。可是这个人他当时喝醉了,他不知道他的亲戚给了他一个宝珠。两人分开之后,这个人为了活命,到处去干活,卖苦力,还被人雇用,四处流浪,受了很多苦。挣了点钱,也只够吃喝的。过了多少年之后,自己变得很憔悴,邋邋遢遢的,衣衫褴褛,看上去就是个要饭的,穷得不行了。他正好碰上他这个亲戚,就是给他宝珠的那个人,那个人很惊讶:你怎么过成这样了?我当初给你的宝珠可是无价之宝啊,你卖了的话一辈子都吃不尽、用不尽的,你怎么过成这样了?他说:我不知道有个宝珠啊。那个人就赶紧从他的衣服里把宝珠翻出来:你看,就在这呢,宝珠一直在这里呢。他就拍大腿:哎呀,这么多年我白受苦了,我怎么就忘了这个宝珠呢,我是记得你给了我什么,当时迷迷糊糊就忘了。这个故事中的宝珠,就是比喻一切众生都有的佛性,每个人都有,但是众生忘失了,没有人告诉他拥有佛性宝珠。给他宝珠的人比喻善知识,众生遇到善知识告诉他有宝珠,把它卖了,就会有很多很多钱,就会成为大富长者。佛性也是如此,通过修行,一旦了了见于佛性,不再认色身、意识是自己,认识到真如本性了,就不再为衣食卖命,不再为五欲之奴,就可以得自在,可以成为大富长者了。这是“衣珠法上尘”这个典故。

“金屑眼中翳”,“金屑”是最宝贵的,世人都爱金子。但是这个东西再宝贵,别说金子了,就是钻石,弄一小块儿放你眼里,你舒服吗?也不舒服。所以再贵重的东西搁眼里也不舒服,再贵重的东西放在本性上也是多余的。就算是金子,放眼中也会成为病。不管什么东西,放眼里,眼睛都会疼,会看不清东西。这叫在眼为翳。

“衣珠法上尘”呢?刚才我们讲的那个故事,衣里的宝珠是形容佛性,那佛性怎么变成法上尘了呢?大家得想一想,这句话与禅宗修行有什么关联?这里的法上尘,是指知解佛性。就是所谓的“自心是佛,自性是佛”等见解。这些见解都是祖师的一时方便言说,不能成为知见和定论。现在学禅宗的人似乎都知道,每个人都是佛,自心是佛。大家一讲,都说自己是佛,本来是佛。慢慢的,“自心是佛”就变成了一种知见和妄想,就是这里所谓的“衣珠法上尘”。虽然知道有佛性,但是这个佛性是知解出来的,不得受用。知道山里有宝藏,知道自己身上有佛性宝珠,但是他不开采,不实修,只是知解,等于没有。所以说即便知道自心是佛,知道不去向外求佛了,知道自己有个佛,但是这个如果只是知解,只是理解,只是解,没有行,解行不相应,那一点用都没有。也只是个“法上尘”。你讲得再好,就算你是神会,圭峰禅师,包括那些讲经的座主,那些大法师,都是在知解佛性,与真正的解脱了无交涉。都是法上尘。所以说“衣珠法上尘”。你只知道自心是佛,自性是佛,即心即佛,没有用的。这个跟真正的会了即心即佛的人又不一样。大梅法常禅师他也会即心即佛,人家一听就听懂了,人家就行去了,直接做佛去了,和那些知解的不一样。

所以真正识得衣里宝珠,和知解宝珠,是两种境界,是两种情况:一个是知解的,一个是真会了。真懂了衣珠法上尘了,衣珠就不是法上尘了。这里主要是破除知解宗徒的观念,别老守着一个我是佛,自心是佛,这样的观点。他那个“我”,那个“自心”还是一个妄想,“我是佛”也是一个妄想,他不是佛。那你生我是佛想时,早就不是佛了。

“己灵犹不顾,佛祖为何人。”“己灵犹不顾”和第二句“衣珠法上尘”是紧密相连的。所谓“己灵”不就是自心吗?还有,现在很多人讲的灵灵觉知,了了常知,知之一字,众妙之门,都与这里的“己灵”是一个意思。哇,有个灵灵觉知,我证到那个灵灵觉知了,我见性了,那个就是。那个不是佛性,你见的也不是佛性,是妄想而已。哇,那个很清净的,一念不生的时候,前念不生后念不灭,奔那一坐,光透透的,灵灵光光的,什么都知道的,那个就是佛。大错特错!跟本就没那个,认了个“那个”很多人都被“那个”骗了,没有那个。这叫认错定盘星,又叫认贼为子。你一说那个,早就不是那个了。那是你脑子里的那个,真正的那个,佛都讲不出来,千圣不识,意识触碰不到。

那为什么佛还会讲自心是佛,佛性是佛呢?先破你对外面的有相的佛的执着,最后还要破“佛性”、“自心”的概念,破意识里的佛、所谓内在的佛。外佛没有,内佛亦不可得。先破相,再破法。其实法和相都一样,都是你起心动念。你一动念,一分别它,就已经不是了。所以你来个己灵,灵灵昭昭,觉性,佛是觉。佛不是觉,佛是迷。你得知道为什么讲佛是迷。六祖也说佛是觉,佛有时候也说佛是觉,那个觉是方便说。你不能咬住一个觉,咬住一个觉,那个觉跟迷是一模一样的。《圆觉经》云:菩萨未离觉。觉和迷是二法,但有言说都无实义。你说出来一个觉,早就不是觉了。所以这个“己灵犹不顾”,连自己的觉性都不顾,其实是知道,根本没有一个法叫自己的觉性,都是妄想而已。不会动一个念:哦,这个灵灵觉知就是自性。连这一念都没有。连自己的心都不会认为是本佛。说自心是佛,这是方便说,是过来人的自证境界,是真正会的人,一时的形容而已。真正的过来人,连这一念都没有了。自己的心都不认了,他还会认外面的祖和佛吗?更不会执着外在的佛或祖师了。

第四首,鼓山神宴禅师诗偈: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若论佛与祖,特与天地隔。

这首诗跟上面那首有点接近,但是这首诗写得更妙。什么叫“直下犹难会”?(师跺脚),这个方便讲叫直下。你问我什么是涅槃?你把那个橘子递给我,我想吃桔子了。这个东西可以这样说,但是我后面只要一加话,一解释就完了,就露尾巴了,就不是它了。这个世间露尾巴的人太多了。这个“犹难会”不是说他不懂,是这个不是。言下一讲它就不是言下了,所以直下犹难会。直接点醒你,你都很难领会,这叫“直下犹难会。”你根本就不理解怎么就是言下呢?哪儿就是言下了?点你的时候,你根本就领会不了,总是错过。像慧忠国师三次喊侍者,这就是言下让他顿悟的,但是他不明白嘛。你把那个东西给我,就是不会。沩山问仰山,我昨晚做了个梦,你帮我圆个梦。仰山从东到西走过去了,这是直下。但是人们不懂这个。直下都很难默契,你再寻文字,逐语言,就差得更远了。你再去追逐文字,离实相就越来越远了。

“赊”是远的意思。这里其实就是描写祖师禅的境界,真正与之相应的人太少了。首先这个见地他就到不了,他就不能理解,他听不懂,他也不知道为什么非要把橘子递给我。是因为我想吃橘子。

“寻言”就是寻他文字语言,执着佛经文字。洞山禅师说:学者恒沙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寻言,与寻他舌头路一样,知解文字去了。包括自己起心动念,起了一个疑惑,起了一个问题,就去追自己的问题去了,都是“寻言”。就像经常会有人问我,师父,什么是于念离念,觉知到底和觉性有什么区别。这都是寻言。“言”不一定是说出来的叫言,一动念就是言。早期好多人都会问类似的这些问题,前几天有人问我张拙秀才悟道偈中的几句到底是什么意思。怎么叫“断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这个“趣向真如”跟这里的“寻言”是很接近的。你一动念就邪了,就不是它了。就是这里的“寻言转更赊”。你起了一个言下“哇,这个就是”错了!寻言那就更远了,就是意识上再加意识,就不停地转了。所以这一念首先得自己看到,然后保任,牧牛,完了。

佛法就这么点东西,但是这个东西可能你要修三大阿僧祇劫才能领悟。

“直下犹难会,寻言转更赊。”这个“转”是更加的意思,它不是什么转身啊,转念啊。它是更加的意思,是反而的意思。所以“若论佛与祖,特与天地隔。”“直下”和“寻言”都不是,再论什么“佛与祖”就差得像天地之间的距离了。你就知道为什么祖师经常“佛之一字,吾不喜闻”,“念佛一字,漱口三天”了。他论不到。佛都论不到,什么西方极乐世界,禅净双修,更论不到了。都是了不相关的,是迷人才会讲的。你郑重其事地讲出一个字来,都让人感到可笑。可是为啥有人会讲呢?因为他修不上去了,功德不具足,他到不了,他修不了这个法门,就只能去修有为法。一起心动念,就不相应了,所以才转修净土,念他佛与祖去了。因为那个容易,有所依。这叫“若论佛与祖,特与天地隔。”

五,泰钦法灯禅师诗偈: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亡。欲言言不及,林下好商量。

“永日萧然坐,澄心万虑亡”,这跟前面“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亡”是一样的。所谓“萧然”,就是看上去这人可能挺消瘦落寞的,也没那么红光满面,干巴巴的。可能屋子里也没啥东西,一片萧条的景象。这对道人来讲是好事。如果一个道场里,每个人天天都是红光满面的,一定吃了猪头了我跟你讲。天天道场就跟办喜事似的,出来进去哗哗的,那是世间的大家庭。道场就是安安静静,就是没事,就是永日萧然。你们别以为道场的人气越高,天天吵吵闹闹那是好事,那不是好事,那是人心浮躁。出来进去,虽然有人上课,跟没有人似的,就是萧然。“澄心万虑亡”,这个“澄心”也是心里自然地就没什么事可想了。

“欲言言不及”,想说啊,根本说不到。想表达什么,全都是妄想。总觉得没有用,也说不到它,干脆就不说了。“林下好商量”,还是直接到林下静坐吧,比你说再多都有用。这里的“好商量”不是商量商量,就是老老实实林下长养圣胎去,做实修的功夫去。林下水边一物不为,那才是真功夫。你不用多讲,你去做。

六,示襄禅者·慈受怀深:

古人得后便休休,茅屋青灯百不求。遮眼谩将黄卷展,不风流处却风流。

“古人得后便休休”,这个“得后”就是悟后,真正的开悟见性之后,只剩下休息了。休休,是彻底地休息,再也没有任何的造作和有求之心。他一切的心都死掉了。他没办法不死掉,因为他看得清清楚楚,真正地悟无所得。这是真正的开悟。只有真正的开悟才能真正地死心。差一点你也死不了心,你死不了心,也开不了悟。就那么回事。所以说开悟之后这个心就彻底死下来,谁再怎么劝你、怎么诱惑你,你也不会动摇了。因为你已经从矿石变成金子了。再怎么奔屎坑儿里扔,金子都不会改变了,你的本质已经显露了,就怕你没有真悟。

“茅屋青灯百不求”,咱们现在虽然不是茅屋青灯,但是到了晚上十点半十一点的时候,每个人屋里边也会燃起一盏昏暗的小灯,跟这个时代绝大多数世间人相比,也算是一种“青灯”了。我们的生活也几乎算是“茅屋青灯百不求”了。大家都离开自己舒适的生活,聚在一起,认真办道,发菩提心,护持正法,利益众生,世间最最稀有难得之人。毕竟每个人在家里都是一百多平米的房子,在这儿呢,十多平米,还是两个人挤在一起。在家里吃的都是自己喜欢吃的,可以随便做,还可以经常去饭馆吃。在这里,每天只有笋啊笋啊笋啊的,都快吃成熊猫了。笋之又笋,故几于道。茅屋青灯百不求,他知道一切都是幻影,没有实有的,还求个啥呀,求啥都是镜花水月,都是幻影,都是不实的。所以他悟得越深,越不会去求。

“遮眼谩将黄卷展”,为什么“谩”将黄卷展呢?因为这个时候他再看经就多余了,“谩”的本义有骗人的意思,但在这里是无心欺谩谁,却又不是真的在做一件事,所以用“谩”。这个“黄卷”是指经书。为了遮眼也好,为了有个东西拿着也好,为了看看闲书解解闷也好,娱乐娱乐也好,手里拿着一本书,装做在读,实际上可能睡着了。就像临济在禅堂表面上是打坐,其实在打呼噜。虽然是在打呼噜,其实又是真正在坐禅。会吗?这里虽然是假装看经,其实才是真正在看经。会吗?“谩”有点小欺诈的意思,因为他本身没有真正在看经,却拿本书在那里做看书的样子,老远处一看,以为他在看书。所以就叫“遮眼谩将黄卷展”。也有漫不经心的意思,也有欺骗人的意思,他本来没有欺骗人,但是他不是真正在看经,让别人一看还挺精进的。遮眼,只是为了遮眼。药山禅师不让他的学徒去看书,他自己捧本经一天到晚的看。有人就问他:你不让弟子看经,你自己为什么看啊?他说:如果你能将牛皮看穿,就可以跟我一样看经了。言外之意就是说,你得看得懂无字天书,才能像我一样不看经而看,看经而不看经。你得有这功夫和见解,才能看经。药山虽然拿着书,十方诸佛也不知道他看了个什么。所以说“牛皮也看穿”才可以看经。

不风流处却风流。”其实就是一种很简单,很平淡的一种生活,也没有什么风流不风流的,但为什么又说却风流呢?是说这样的生活跟心境太自在,太潇洒了。世间那种风流完全没法跟这种风流比。因为这是一种寂灭的快乐,是恒常的快乐,是永远无苦的乐趣。

第七首,李遵勖居士诗偈:学道须是铁汉,着手心头便判。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

道理一旦你真弄明白了,不要犹犹豫豫,瞻前顾后,藕断丝连的。就好比如说世间那些创业的人,一旦知道一个好的项目,非常有前景,市场上没有这个东西,他会不会非常果断地投入精力和时间经营这个项目?一定会的。他知道这个产品的市场前景非常广阔,他就会咬住这个项目不松嘴,他的目标很明确,那这个时候他会牺牲一切。如果需要资金,他会把房子、汽车全卖了,也会投资这个东西,因为他知道这个东西太有价值了。

学道也是这样,一旦你明白了世间所有都是镜花水月,都不真实,而佛法的智慧,能让我们永劫出离生死无明,得常乐我净,一旦你认定了这一点,你会不顾一切,你会斩钉截铁,你要做的事没有人能阻拦你。就像铁汉一样果断。着手心头便判,形容果敢,下手快,出离快,不拖泥带水,逮住了就不撒手了。咱们道场有几个同修很不错,来道场一次、两次,最多两次,心就定在这里了,就发了无上道心。目前看上去很好,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坚持一天是一天,大家一起坚持吧。

这叫“着手心头便判”。就是心里认定的东西,判定的事,不再犹豫不决,直接结案。这首诗是借用世间法官判案的事情来写修道。着手心头便判,一下就给你定案了。所以“直趋无上菩提,一切是非莫管。”那些俗事啊,有为啊,那些梦幻的东西立刻全部放下,不要去管,都没用。

第八,流水下山·宋此庵守净:

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

这首诗意境比较美,写得也很生动。流水和云它都是无心的,无意识,无情说法。我们要经常向无情学习,学法之人应该向无情之物去学,学它们的无心和自然,学它们不造作,没有是非取舍。你看流水从山上流下来,它没有一个选择,就是顺势而为。片云归洞,云飘到洞里面,它并没有心要飘到洞里,而是随缘任运,缘把它带到哪儿,它就在哪儿安住。其实我们学法修行,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心境和智慧,撤销自己的主宰,随缘任运,做一个无心的人,没有我执,去除强烈的得失心。远离种种执取的心、贪着心,把这些心去掉,像云和水一样,就自由自在了。其实意识也好,心也好,你不用把它灭掉、把它杀掉,跟它商量好了:你别造作,别胡作非为,你该干嘛干嘛,我还支持你。看看花啊,赏赏草啊,听听溪水啊,行行脚啊,这些都没关系。你哄这个意根,别让它去造作,别像声闻乘一样把它压住,压也压不住,你看好它,别让它染污即可。让它自然地运用,该做什么做什么,只是不染。这叫“流水下山非有意,片云归洞本无心。”

“人生若得如云水,铁树开花遍界春。”如果你活到了一个像云水这样的心境,那你哪里不是春天?哪里不是好时节?铁树都能开花。也即随所住处恒安乐。铁树开花,是一种比喻,就是到哪里都吉祥如意。

九,兴教洪寿禅师诗偈: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扑落”有很多意思,比如说树叶落下来啦,杯子掉在地上了,你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扑落”。生活中你六根碰到的任何东西,你眼睛所及,都不是心外之物。目前无法,意在目前。扑落非它,皆从心起。你一起心,好像有那么个境界。你没有心,它就是它,都在一个大圆镜智里面。迷的时候叫轮回,叫生灭,觉的时候,不生不灭尚不可得,何况生灭。

“纵横不是尘”,不管怎么生灭变化,劫火烧海底,涅槃相如是,所以不管发生了什么,都不是心外之法,都是幻心在起生灭之相。尘从心起,纵、横也都从心起。心若不起,也就没有纵横,假名为纵横。尘也不是尘了,境也不是境,也没有尘也没有境。这是“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

“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当你妄心未生,分别未起时,该干什么干什么,正恁么时,未做恁么想时,你和山河大地还有分别吗?无二无别。只是起心才有个山河、有个我,不起心时谁是山河?谁是我?起心时候有庄周、有蝴蝶、有梦,不起心时候是蝶梦庄周?还是庄周梦蝶呢?所以一切外境都是人分别出来的。

第十,长沙景岑禅师诗偈:

百尺竿头不动人,虽然得入未为真。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所谓“百尺竿头不动人”,这个境界已经很高了。就像卧轮禅师那个偈子,他觉得他到了一个很好的境界“卧轮有伎俩,能断百思想”,他都没有妄想了,甚至连一个念头都没有了,他往那一坐,就入定了,心特别静,这是百尺竿头不动人的一种。还有一种不动,就是世间所有的烦恼都断尽了,自己也确实没事,但是还有法执没有断尽。这是“百尺竿头不动人”。在一个地方停住了,自以为到家了、成就了,不知进取了。这个“不动”是一种境界,是修行的过程,但是还没有到达圆满的时候,不能停滞在这不动地。就算你证得了涅槃,如果有证有得,有住有取,皆是我相,非是究竟。所谓的佛不住涅槃,涅槃也不住佛。

“虽然得入未为真”,你只是刚入门,说个入门都算勉强。百尺竿头不动地,你爬到顶了,事情还没完。就像耍杂技的,爬竹竿爬到顶了。这时候观众肯定给你掌声,但是动作还没表演完,还有后边向前面一跃,更精彩的。修行也是,你只是没有烦恼,只是粗的烦恼断了,只是刚断了事上的惑,理上还有尘沙惑,还没断。希更审除微细惑。你要不停地去反观自己,还有很多微细的烦恼和无明,需要你更进一步,才能圆满。

“百尺竿头须进步”,这个“须进步”,说得更明确一点,要在大众中磨炼,要历事练心,要发菩提心,要度众生,要弘法,要续佛慧命,要行诸佛菩萨所行之道。满足本愿,恢复无始以来的愿力,与众生同居止,共进退。这几天我一直又再重复发菩提心在我们修行中是多么重要。为什么这么多人对修行有疑惑?因为这条路要求牺牲很多个人的、世俗的东西,包括亲情啊、享受啊。要牺牲很多,你才能发起这个心愿来。这就是“百尺竿头须进步”。你不能停在一个涅槃寂静、清静无为里。不能堕无为坑,那样圆满不了。

“十方世界是全身”,你要和光同尘,要跟众生打成一片,甚至说要无尽地往来于生死,往来于众生之中。你不能生心:哎呀,我就干这一辈子了,就来这一世了,我再也不来了。这一念你都不要起,就是起了这一念,也别信以为真,这只是个念而已。你不会真的有疲厌心,如果你有疲厌心,说明你还没了解实相,说明你着在了众生相上面。但是如果你完全没有度众生的心,你又着在了一个空相上面。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到了不动地就停滞在那里了。要么他觉得众生难度,要么就是他没有这个愿,那说明他学法的根基和因缘还不成熟。

今天这十首诗就和大家学到这里,希望大家把它们都背下来,把这些见地和修行方法透彻地掌握,运用在生活中,获得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