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禅与内观

发表时间:2022-02-13

浏览量:794

坐禅与内观

禅宗的见地和修行对一些现代人来说,只是一种模糊的认知。而六祖大师所说的“禅非坐卧”,“心直何用修禅”,维摩诘所言“不于三界现身意”,则体现了祖师和觉悟者实践过后的见解和功夫。如果现代修行人只是意识上知解祖师的境界,而自己没有这样的功夫,却用这样的观念来麻痹自己,给自己不去坐禅与实修找借口,则是自欺欺人,自我损害。境界现时,依旧烦恼。如数他人钱财,自己得不到半分受用。

现代人每天抽出四十分钟的时间用来静坐,都变成了一件极其困难的事。因为人们已经习惯了六根无止尽地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那些信息会让心识上瘾,欲罢不能。

无论我们吸收什么,它都应该是一种很好的学习和平衡,而不是一味的积累和增加。修行并不是熏修知识和感官享受的能力,而是平衡六根,减少无明的能力。

通过吸收圣贤的观念和修行经验,使我们改变对这个世界的认知,让我们内心更温暖,更具有包容性,更有智慧,这样的吸收才有意义。吸收这样的观念是在专注力和安住力下达成的。一个人没有定力,连生活中的小事都很难做好,又如何能真正学习圣人的智慧,把它们用到生活中去呢?没有安住的能力,看别人做一切都很赞叹,但是自己每件事都不能做成。

如果没有专注力和安心的能力,六根只会不停地吸收六尘,只是增加你对这个世界的欲望,加重自己的我执,这样的学习对于心性的提升没有意义。

坐禅是获得无依和安住的能力最好的方法。佛陀说:善男子,若修习定,则得如是正知正见,以是义故,我经中说,若有比丘修习定者,能见五阴生灭之相。善男子,若不修定,世间之事尚不能了,况于出世?若无定者,平处颠坠,心缘异法,口宣异言,耳闻异语,心解异义,欲造异字,手书异文,欲行异路,身涉异径。若有修习三昧定者,则大利益,乃至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又说:如来常寂,犹尚乐定,况汝等辈烦恼未尽而生放逸?

真正的坐禅是一种自我反省的领悟和学习,所以又叫做内观。坐禅虽然只是一种形式,但是,通过这样的形式,我们能沉淀自己的妄想,减少身心的消耗,使自己有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反思自己、观察自己、觉悟自己。重要的是通过静坐,我们可以休息六根,随时回到当下和本源。

对于忙碌的现代人和一直心向外驰的修行人,坐禅和花一定时间进行内观的训练非常必要。越是不愿意坐下来休息身心,越说明你的六根已经习惯性地向外寻觅。

所以,坐禅的修习对于现代社会的修行人更为重要。

如果您真的愿意对自己的修行负责,而不是被意识和六根欺骗,每天拿出四十分钟坐禅,在坐禅中观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和一切的心识活动,您一定会对自己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会对实相有更真实的体证。佛陀把这样的修习叫作自证圣智所行境界。

通过坐禅,也即静虑,我们可以用慧眼看到超越幻境的真实世界。

一个好的修行人会注重定慧双修。定慧双修又与持戒自律息息相关。

学习他人的经验和外部世界的知识,可以让我们更好地活在这个世界上,与他人建立和谐的联系,这是慧学。

坐禅可以使我们更好地观察自己,反思自己,觉知自己,与自己在一起,从而延伸这种内观的状态到行住坐卧中。这是定学。

坚持定慧等学,持之以恒,心不被物所困,不被事所惑,养成良好的修行习惯,这是戒学。

坐禅是一种习惯,养成这种习惯,才能在千花乱坠的现象世界中不迷失,随时回到真实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