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修行融入生活

发表时间:2021-12-18

浏览量:924

把修行融入生活:六到口诀详细开示

我们每天在道场所做的这几节功课还有在家人在家里做的功课,对于一个想成就的人想真正安心的人想最后达到无依一切无碍的人,这些功课是远远不够的那怎么来补充呢怎么来把这个不够的部分补足了呢只有在生活里修行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把修行融入生活,在生活中修行,你会发现,你有的是时间,你用来做功夫的时间非常充足,多到你无法想象只是看你会不会修而已。看你自己是不是能经常提起觉知和正念,能不能回到当下。看你心里有没有一个特别大的执着挂碍,导致你总是随念流转,离开当下。

如果你心里有事、你有烦恼、你有病苦,你就很难提起正念,你很难在生活里随时随地带着觉知去修行去生活。

我经常也观察大家有的人会好一点,有的人就特别毛躁从他的动作从他的语言从他的神态,你就能看到其实他很多时候都不是在当下都是在未来心里或者是在过去心里就是心太急,做事太匆忙。这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有想做成什么的心,还有就是习气使然。如果你心里总是有所得,总是想做成什么事,你很难活在当下,也很难把觉知和修行带入生活。当你来到道场,或者想通过修行来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把修行带到工作和生活中,你就要勤加观察,时常地反观自己,你心里所求为何?你是以有所求心来修行,还是以无所求心来修行。

你内心的执着、挂碍和所求越来越少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心也会跟着慢下来。虽然你的心会慢下来,但是多生多劫养成的习气,使你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上还是很急躁,还是经常心不在焉,一边做事一边打妄想。心虽然并没有特别强的执着和挂碍,但身体慢不下来,还在习惯性地抓东西,做事情,不停地做事情,想以此来安心。

如果你不能立刻减少做事以达安心,那么,修行先从所有的动作都慢下来开始我们这个时代生活条件太好了大家在道场生活修行,也没有太多的事儿需要我们去做做做卫生打扫打扫房间去厨房斋堂帮帮忙其它就没有大的活动。我们也不需要种地出坡劳动盖房子盖庙装修,这些都不需要所以我们有大量的时间来把心安住在当下简单的生活里我们大量的时间干吗就是慢下来道场非常清闲,就算有的人在家里,也并没有太多着急要做的事,不需要你急慌慌风风火火地去干一个事情不管做什么事,你一急就很容易错失当下为什么会急呢?因为你住在未来心里了,你想很快地干成一件事情,你才会着急如果这个事情不是说一定马上就要把它做成你不会急你就会慢下来。

大伙都打开这个手机看一下我刚才发的一条关于六到口诀的文章。所谓六到和六道轮回那个六道发音相同,但是你要做到这个六到就不堕那六道

我简单给大家讲一下这六到。我们这一天做的最多的无外乎就这么几件事穿衣吃饭走路说话,就这几件事情那我们就在这几件事上修把这几件事做好,你的一生修行就有了保障,你的生活也会变得越来越简单、轻松、惬意。

我们先看第一个吃饭。直接来讲,吃饭虽然在我们的生活中所占的时间不是最多的但是是最重要的。间接来说,与吃饭相关的事情最多在吃饭这件事上花的心思、精力和时间也是最多的。世间之人,从一早起来,到晚上睡觉,一整天都在奔忙,不过是为食奔忙,为了嘴里能吃一口香香的食物。吃饭是我们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只要你身体健康你心智正常吃饭是每个人最喜欢做的事儿大家都喜欢吃饭因为你不吃就会死掉那吃饭这个事情就非常非常重要。

可是这个饭你怎么吃呢你怎么才能把这个饭吃好呢?就是简单地把饭送到嘴里,就是吃饭吗?咱们斋堂每个桌子里面都有一个过斋仪,有的人看了,入心了有的人看完,就扔脑后边去了你们天天都有人在斋堂外边吃饭为了给大家创造一个相对自由、宽松的过斋氛围,我没有阻止大家在斋堂外面的廊下吃饭。我虽然不说这件事就希望你们在吃饭的时候能够自觉不去讲话就像在大众中吃饭一样。可是我天天看你们总是有那么两三个人在那儿一边吃饭,一边讲话我就不得不说了你这一讲话粒粒咬到,你就做不到

首先,吃饭的时候,你要做到粒粒咬到。如果你能做到这一点,你看有多少利益粒粒咬到你需要细嚼慢咽这个食物你就会把它嚼得很碎很细你的五脏消化它的时候就会减少很多压力。吃菜的时候,要吃到菜的味道,知道自己吃的是罗卜还是白菜,而不是食而不知滋味。如果你不专注吃饭,一顿饭吃完了,吃的什么都不知道,可见心一直都没在饭菜上。

细嚼慢咽,知其滋味,首先对身体就是一个极大的好处一般都是老人都是身体器官不行了,得了重病的人,医生才会强迫他吃饭一定要慢,或者让他吃流食让他吃得特别慢就是为了有助于他消化。

全世界的人每天都必做的一件事就是吃饭,真正能把饭吃到肚子里,而不是吃到脑子里,能粒粒咬到的人,就太少了。

有一句老话叫食不言睡不语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因为吃饭这件事对于我们身体来讲太重要了,你必须得认认真真对待,你要一心一意地吃饭。要比我们玩游戏时候那种专注比我们读经时候那种专注还要专注也不是说你在那儿细嚼慢咽,吃饭吃得慢你就是在认真吃饭了慢只是外在的现象,最重要的是你心里要慢,不能急,不要打妄想。你虽然饭吃得慢动作也很慢但是你妄想打得快啊为什么吃饭时会打妄想,没有经过训练,心里还有东西没放下,还挂碍着一些事。不论什么事,吃饭的时候,一切放下。把饭吃好,所有的事都会变好,要相信这一点。

所以说这个粒粒咬到是要训练的。每次吃饭,你都要带着觉知刻意地去体会每一次咀嚼的动作,让自己的身心放松,一切都放下,交给因缘,整个世界只剩下你和眼前的那碗饭首先得慢下来如果慢不下来那就很难粒粒咬到。

吃饭慢下来,这是从一般的情况下特殊情况下除外比如说道场有事或者有一些特殊情况你稍微吃快点,去做那个事情这种特殊情况除外我们平时过斋一定要慢下来,不要出声音不能交头接耳、东张西望除了必须的交流之外比如说你端东西上来的时候旁边有人你需要提醒对方或请求对方帮助,除此之外,要保持整个过斋过程的安静坐下来开始吃的时候就不要再讲话也不要东张西望,一定要安住在吃饭这件事情,把心安住在每一次咀嚼的动作上面。你做得越细觉知越多你的心越安。

也就是说,你在吃饭这件事情上所练的觉知和安住能力,可以延伸到生活的其它方面。这六个生活的细节你练出来,它们彼此是会互相影响的它是一种良性循环这是关于吃饭包括吃饭前后的拉凳子坐下,吃完饭收拾碗筷的时候都要带着觉知,专注地做这每一件小事。我偶尔会听到有些人的筷子掉到桌子上或掉地下了这都是在那一刻没有觉知。道场很多人和以前比确实进步了甚至和其他一些人比已经好很多了

大家在过斋的时候因为整体力量的加持,几乎所有的人在吃饭时做得越来越好,每个人都很安静,都很专注地在吃饭。这就是共修的力量。虽然我没有每天都去要求这个事情,但是大家现在越来越自觉,基本上做得都挺好比我们以前好很多。我们也没有唱供养偈也没有做这个形式上的东西,但是大家做得都很自然这是修行功夫提高的表现。只是有个别人会忘这件事情,一般是刚来道场的,还会东张西望,出声音吃饭时你的筷子你的碗,尽量不要出大的声音,起来坐下,别咣当咣当的起来的时候凳子轻轻地拿出来这都是要带着觉知去做的站起来收碗筷的时候把凳子轻轻地放进去然后走到斋堂去洗碗。这一路,都要带着觉知。拿饭的时候也要轻不要把汤洒了不要撞到别人去洗碗的时候也要轻别把水弄得哪儿都是,也别大家挤在一起闹哄哄地洗碗。洗碗跟吃饭时一样,慢,带着觉知,不要着急洗完它。你洗完碗干吗洗完碗还是这样无所事事还是要在修行中你这一天其实都离不开修行我们就是为了降服我们这个一直都在动一直都在攀缘的这颗心像猿猴一样的心这个是关于吃饭粒粒咬到

第二到:步步踩到。我们这一天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走路,只要你两条腿是健康的、正常的你都要走路而且要走很多路。那你这个路要不要走好人们为了生计,上班、工作、挣钱,娱乐,到处走,哪儿哪儿都去,地球的每一个角落都被人走遍了。大多数人走路时都是匆匆忙忙的,没办法,时代如此,每个人为了过上舒服的生活,都越来越忙。能像鸭子、像鹅、像鸡那样走路的人几乎找不到了。就算偶尔在公园里或湖边看到漫步的人,要么是六神无主的抑郁症患者,要么是想自杀的人。

我们在道场,每天有专门的行禅课,除此之外,我们还去行脚。都是为了训练走路,把路走好,把觉知带到我们生活中最多的一件事上。我们那天去爬山,那条山路有的地方是很滑很陡的,你不步步踩到的话随时都会把你摔倒或者一不小心就滑倒了。我们要把自己训练成走平路都要像走山路一样,甚至像走独木桥一样,那样,你就永远不会把脚崴到。

我刚才坐这儿想半天了咱们道场不是有长凳子吗我惦着摆二十个三十个让大家都在上面走练习带着觉知走路,就像涅槃经里所描述的,有个人端着一碗油,从城东走到城西,旁边有拿刀的侍卫监督,不得掉一滴油如果走路的过程中,左顾右看,掉一滴油,就会被杀。这样,走路的人就会非常警觉,不敢放逸。我正筹划这件事情,还是专门儿买那种小窄木,就在这个窄木上让大家练习走路

据说,古代皇宫里选妃时,为了训练宫女和嫔妃的礼仪,也会让他们在高凳上走路。就是逼着你必须得带着觉知走路你不专注,不认真练。就会掉下来摔下来

走路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它直接关乎你的性命。我们都知道有多少人在爬山,在游玩的时候,不小心落入山崖或掉入水里,或被车撞到。走路虽然如此平常,但却关乎生命,只是大多数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尤其又关乎修行、正念、觉知和解脱,我们能不重视吗?走路和我们前面所说的吃饭一样重要为什么因为你稍不注意,你上台阶下台阶的时候,你淋浴洗澡的时候,或者你去哪儿玩的时候地一滑你就崴脚了崴脚你就得伤筋动骨一百天崴轻了还得疼好几天崴重了就得几个月。你走路的时候不小心就把人撞上了把贵重的东西撞坏了,还得给人家赔。所以为了东西,为了你都好好的,你走路要小心要步步都能踩到

所谓踩到,你要知道你脚和地接触的时候,那种触受。比如说你走五百步你至少有四百步要知道你的脚下的觉受你的觉受和心念要在脚底下,不要离开脚下。一离开脚下,就拉回来,如此反复训练。

如果要求每个人一步一步地每一步都踩到每一粒米都咬到,那也不现实。但是你要多地去踩到去咬到也就是说你越多地觉知,说明你越在当下,你活在当下的时间越多,活在当下的力量越强。你越能在正念里,越是用根在生活不是用识在生活。这就是“常应诸根用,而未生用想。”你就能用觉知生活,用觉知在做事。

如果不这样高强度地练习,我们根本没办法改变三心二意,做事不专注的习惯。你上几节课来道场几天,就能把久远劫来的习气改变了吗?不可能。每个人修行的机会同样多,生活是个大道场,就看你是不是把握得住机会,你是否重视自己的修行我们在道场只是形式上的修行机会多一点,如果论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那大家的机会一样多,你自己不把握,没人能帮你。你对自己没有要求,最后浪费的是你自己的生命。所以走路一定是步步踩到。反正我每天都是这样要求自己的,不管我在哪儿,就是在屋里边上个厕所我也是慢慢地,一步一步地走到卫生间。这是一种习惯,需要积年累月重复地练习,修行难就在这里。

这是走路,是很重要的一条。因为我们每天都要走很多路。

第三,声声听到。声声听到就挺难了。难虽然难,但是我们每天有很多时间要诵经我们上午诵四遍金刚经下午三遍血脉论有时中午或放香的时候还会加诵五遍楞严咒也就是说,你在读经咒的时候要听得到自己所读的声音。你要经常地听到自己读诵金刚经血脉论和楞严咒里自己的声音,包括这个木鱼的声音包括其他同修读的声音就是尽量多地去听到,用声音来摄受耳根,让自己心不外驰,不打妄想,一打妄想,就拉回到耳根和声尘上来

我们坐这儿歇着的时候,甚至说话的时候你要经常能听得到鸟叫,听到自己所说的话咱们院子里每天没有一天没有鸟叫的而且会有大量的时间有鸟叫有很多的鸟不停地叫,这是因缘赐给我们的一个极好的修行环境。是一个特别好的训练耳根的机会所谓反闻闻自性你要听得到声音只要听到就行不要去分析听不要去在听到上面加任何的知识理论你不用去分别这个声音你听到就可以了,修行在那一瞬间就结束了,所有的领悟、解脱在那一刻也都完成并结束了声音再起的时候,再打妄想的时候,再听,再结束。每一个当下都是寂灭,都是空,而又不入断灭。佛性会不间断地起用,心虽然会一直随它起,但是念念不住,念念不入知解,听只是听。

不管是任何声音,只要你一听到,并不住着,也不分别这个声音,就说明你没有在意识思维里。你没有听到,基本上就是在打妄想

打妄想分两种一个是你确实是在打妄念在想烦恼,想是非。还有一个,就是真如自性起念,是自己阿赖耶识积累的记忆和一些无关紧要的妄想,就是圆觉经里所说的“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了知,不辨真实”这个妄想,是没关系的。

我不知道大家到底有多少时间是真如自性起念是本性正常地起用还是在想事,消耗自己。大多数时候,你可能是在想烦恼在想那些没用的在想财色名食睡在想自己怎么快乐一点通过有依的东西让自己快乐一点而没有处在一种觉知的状态里,或者是正常的思惟活动,也就是我们日常生活意根正常的使用

如果说我们更多的时间能够听到外在的声尘,透过听来转移思虑,透过闻性来不住烦恼,那你这个正用的时间就多了。本来我们在道场也没什么事儿需要你考虑的需要你去思维的事就很少你要尽量减少思维活动。除了看经的时候听法的时候处理正常生活起居的时候要思维要理解它这是正思维,其他时候,放空心识,听只是听。这是声声听到

当然,我们自己说话的时候,你最好也要能听到。你听到自己说话,你就会慢下来,你说话就会更有条理听你说话的人就会听得明白。你就知道自己说话的口气速度等等,你就会有机会调整它这是声声听到

下边是字字吐到。这个和声声听到是相辅相成的字字吐到,也就是我们每天诵经诵咒包括说话,你要字字吐清,不要含糊。你的声音、用词、吐字,要清晰要清楚。看经文念诵的时候,不仅要字字吐到,还要字字看到,你得知道你念的是什么,你要表达的东西是什么。前后的逻辑,事情的轻重,说话的场合,你都要注意。说话时,不要急,慢下来,调整好心态,带着觉知去表达,去读经去读论去读咒去跟同修交流。这是字字读到字字吐到。

第五,手手捉到。这个可能大家练的少,我每天要求自己拿放东西都要慢,要带着觉知这个习惯养成快十年了,不管拿杯子,还是开门,关门,拿书,放书,拿衣服,拿扫把、碗筷,都是带着觉知去拿放,一直这样要求自己关门、开门拿杯子倒水端杯喝水都是这样这叫手手捉到就是你用手去摸东西的时候,你一定要知道。你关门上车下车,拿东西扶东西,你都要知道你的手和物体接触时,你要有感知,要能觉察得到。你把椅子搬过来的时候,这个手触碰到物体的时候,你要知道。这些细节,这些环节,是把你从妄念里拉出来的一个很好的工具,这样绵密细腻的觉知,是把你从是非,从烦恼里拉回来的最好的工具因为这些事你每天都要做,而且是一次次反反复复地做,在这上面加入修行,那你的修行就成片了。你要做的事情只是在这些日常行为上加上一个觉知,你的生活就变成了修行这是手手捉到

包括我们每天叠被子,穿衣服,刷碗,凡是用手和物体接触的时

候啊,你都尽量去觉知。步步踩到,是觉知脚;手手捉到是觉知手。手和脚是我们一天用得最多的,所以在这上面去觉知,越多越好。就是你手碰到物体的时候,你知道你在碰到它,这个时候越多越好。

最后一个就是物物看到。我这里讲的六到,主要就是六根里的眼耳、舌、身、意根与外尘接触的时候要觉知,用根生活修行,在识产生的刹那,不住于识,这时的识就空了,就转成了智。这里没有提到鼻没有闻,但其实也可以加入闻香,闻大自然中的一些草、树、花、泥土等的气味因为这个用的不是太明显,就略过。

眼,耳舌,身,是我们用的最多的地方。尤其是眼睛,我们从早晨一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觉,眼睛几乎一直都是睁着的。这六到,我们主要是从眼身这四根上来训练意呢就是你五根见闻觉知,你在做事的时候,你清楚你知道,这就是意根的正用比如说我说话,我知道我在说话,我知道要表达什么,这就是意根的正常用最后一个就是物物看到。我们每天用的最多的无外乎就是眼根。眼根的使用可以助我们修道。我们可以通过看来悟道来修行,来训练觉知。

这里的关键是:你要看得到你看的东西,看只是看,不于看上生种种心比如我们坐在这里发呆的时候,如果说你是闭目养神那就是休息六根,关闭六根,不用六根。如果你睁着眼坐着,你就会看到周围有很多东西,你会看到离你最近的东西,一个杯子,一张桌子,地板,地板的颜色什么的。当你看到一个东西的时候,你能真正看到他。比如说我拿水杯倒水的时候,我一定要看得到杯子,看得到水壶你的手要够得到这个茶具。如果我看的时候没有看到那就有可能会把杯子打翻。我这儿手倒着水,心里想着别的事,眼睛并没在杯子上,然后别人跟我说话,我注意力不集中,可能水就倒洒了。这就是你看的时候没有在看你在打妄想你在一心二用,或者是在散用其心。乃至于你坐这儿发呆的时候,你都能看得到你身边有谁,有什么景物。

比方说,现在在户外,你看得到地上的这个砖你眼睛落到这个砖上了,而且也确实看到它了。如果你妄想太多,不能安住,你眼睛虽然落在砖上了,但你未必能看得到砖。看到砖,只是看到,没在看上再加东西只是单纯地看到了,这就是觉知,就是安住。

我们眼前的这些瓶子啊,用具啊,都可以用来作观察和看的对象,但切记,看只是看。这些用具映入你的眼帘你不是熟视无睹,不是视而不见而是视而见之。就是你确实看见了,但你不会住在你看到了什么上。你不用说,你看到树了,看到花草了,看到瓶子了。看只是看,它结束在看的那一瞬间。

有时候我们要训练自己专注的时候,你也可以盯着一个东西看,一直盯着它看。比如过去打坐时,有专门观香头的修法。点着一根香,眼睛一直盯着燃着的香头,以此来收摄心念。比如打坐的时候,我以前教大家睁眼打坐,看着手里的掌纹或手指。打坐昏沉的时候,把眼睛睁开,看着你一米左右的地方有什么东西,一直看着它。这时候你是有意地去盯着一个标志性的东西,一块儿砖,或者一块儿斑纹,或者一个什么东西,不管什么,你盯着它它只是看着它这就是用根没有用识。

再比如诵经的时候,你忽然昏沉了,或者打妄想了。这时赶紧把心拉到眼根上,把注意力转到每个字上,盯住你要读的字,每个字都不要放过。你就会警觉,就会安住在所读诵的经文上,这是字字看到。

我们的眼睛一天看的东西太多了,但是你看的时候,是不是生染着了是不是贪了是不是打妄想了是不是不专注了,这个你自己得清楚。怎么使用眼睛,又自在,又合道,又不呆傻,又不沉空守寂,这个就需要你对法性的了解,和平时用功的积累。如果说一切东西你平时都能看得到,你在使用的过程中,就不会损害东西因为你看见了,你就不会打失它。你不会踢桌子上,不会撞到柱子上,不会拿错东西。因为你看到了。这个看和听和很多都是联系在一起的,这叫物物看到。

为什么说有些人,他的观察能力特别强?比如说画家,他能观察到很多别人观察不到的细节,是因为他专注地去看了,他心无旁骛。他把心都用在了看上,用在了眼根上面。一般人捕捉不到的,看不到的,他能看到还有警察,破案的时候,他会看到很多细节,他用心地去看了。他在看的时候没有打妄想。如果说在看的时候打妄想,很多细节就看不到了,这是物物看到

关于这六到的解释,我又给大家讲了一遍,本来是写了一篇小短文,但考虑到这六到对于实修非常重要,我又详细地讲了一遍。大家私下有时间再把这个音频听一听,然后再把这段文字反反复复看看,然后从当下就开始练。一定要把修行带到生活里面包括扫地啊,刷碗啊做饭啊。上班时你做的每一件事,复印文件,打字,加工产品,开车,做每一件事,都可以带着觉知去做,你会发现,你的心比以前安稳很多,充实很多。做任何事情都带着觉知去做,你的妄想会越来越少,未来心也会越来越少

刷碗的时候,你要知道手跟碗的接触扫地的时候,你的手臂接触笤帚时的感受你用力多少你移动手臂的速度,这些都要尽量多地去觉知,这就是生活,这就是修行走路的时候,你的脚抬起来时,在空中移动时,踩到地面时,你都要绵绵密密地去觉知。

当你能这样去修行去生活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烦恼?你那个心自然就降服了,就安了。你一打妄想一想那些过去的事,你就立刻拉回来回到动作上来,回到觉受上来。包括你身体不舒了,就一直感知那不舒服,不要离开身体的觉受。慢慢的,觉知和安住的功夫就养成了你的整个人的状态就变得特别稳基本上你的生活就不会出现错误。所谓错误,就是丢三落四瞻前不顾后虎头蛇尾毛手毛脚,看上去不稳重。你的状态就不会这样不然的话,你总是这儿出点差错,那儿出点错希望大家把这个六到高度重视起来。

我前面写了很多关于觉知的文章,都是讲的六到有些人看完了,当时觉得很好,就像自己已经拥有了觉知的习惯,可是自己不练习,发现生活里自己还是老样子,毛毛躁躁,心不在焉。就把那些文章扔到脑后边去了,从来不练习。或者练了一段时间就不练了,就放逸了。那样的话,你的功夫就无法养成。修行需要刻苦,没有什么乐趣,要久久坚持,才能有所成就。

理大家一听都能听明白,剩下就是刻苦地训练了包括今天上午我在外面讲了几句,你们也都听得很入心诵经课和坐禅课之间的那二十五分钟,一定要利用起来,要么立禅,要么行禅因为每个人修行的进度不一样,所以我不可能把所有的时间都变成定课。但也有些人都在很自觉地做功课,就不用刻意给他定那么死的功课刚来的或者功夫不行的人,你就得严格要求自己,到点就去立禅,去练习觉知,去行禅,这个没办法,没有捷径,你看那些身心安稳,觉知强的人,大家都是练过来的。就是苦修苦练。你不练,就坐在那儿打妄想,无聊,自寻烦恼,白白地烦恼

好像人们都觉得我这个时间就应该干点别的找乐的事,不然的话,生命就浪费了。如果我不找点儿乐,我不做点儿快乐的事情,我的生命就浪费了。你要知道所有的快乐都是有副作用的,功德天、黑暗女如影随形。你一辈子追求快乐,会有五辈子的痛苦等着你,五倍的烦恼五倍的不安等着你呢。你最好把这件事情搞清楚了,就甭想那个快乐了。最后,我们就是很平常、很简单地这样活着,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离苦得乐。没有痛苦就是快乐。累了,我们稍微放松一下,但一定是有度,不能放逸。修行累了的时候,功课做多的时候,我们踢踢毽子,打打羽毛球,玩一会儿。我们稍微做点简单的游戏,这个就是最快乐的事了别的你就甭再找了,你再怎么找你再怎么玩儿,最后也是无聊。没有任何一件事,一个东西可以永远满足你的识心。你的识心会不停地找,不停地动荡,不安,不守本分,你只能歇下来,安住寂寞,心才能真正地安住。

你越找东西,越抓东西,越无聊,你必须得歇下来。越无聊,越说明你功课做得太少了,法理不明白,不肯老实修行。说道者如恒河沙,实修者如龟毛兔角。功课做得多的人,这个无聊感会越来越轻,甚至就没有无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