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第四讲下
发表时间:2023-03-30
浏览量:1612
秀书偈了,便却归房,人总不知。秀复思惟:五祖明日见偈欢喜,即我与法有缘;若言不堪,自是我迷,宿业障重,不合得法。圣意难测!房中思想,坐卧不安,直至五更。
神秀写完偈子后回到了房里,因为半夜里也没有人知道,所以这个偈子还无法被五祖看到。神秀就思惟:五祖明天看到这个偈子,如果认可,那说明我与这个法脉有缘。如果不认可,自是我愚迷,业障太重,不应该得法。五祖到底会不会认可我,真是很难猜测。神秀就这样在房间里想来想去,坐卧不安,一直到五更还没睡着。
一个人心中有所求,就会有所住,就会思虑、计较、患得患失。神秀写完这个偈子,还在那里琢磨到底合不合圣意。如果是见性的人,心无所住的人,写完就放下了。但是他没有这个功夫,他很执着自己写的这个偈子,所以想来想去睡不着觉。
祖已知神秀入门未得,不见自性。天明,祖唤卢供奉来,向南廊壁间绘画图相,忽见其偈,报言:供奉却不用画,劳尔远来。
五祖还没看偈子的时候,平时观察神秀,就知道他还没有见性,修行还没有入门。到了天亮的时候,他把卢供奉叫来,本来打算让他到南廊壁间画楞伽经变相图和五祖血脉图,正好看到神秀这个偈子,然后说到:供奉,您不用画画了,真是麻烦您大老远过来。
当五祖看到神秀这个偈子,虽然知道他的偈子没见性,但是也没有把它擦掉。为什么?这就像抛砖引玉一样,有这个偈子才能够引出六祖后边的偈子。也就是说这是一个试金石,一个鱼饵,这个偈子一抛出来,就给大家出了一个特别好的参照,也算是一个考题。考考大家对这个偈子的看法。如果有见性的人,就会看到这个偈子是有问题的。
五祖本来是想让卢供奉在走廊里画祖师的传承图。画祖师的法脉流传图也是为了弘扬佛法,但是一看到这个偈子,就对卢供奉说:“供奉您不用画了,我改变主意了,让您白跑一趟。”
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但留此偈,与人诵持。
五祖为了说服卢供奉,引用了金刚经里的一句话,说画了图,也是个相,凡所有相,都是虚妄。没有太大的意义。而这个偈子呢,可留下来,供大家持诵。
依此偈修,免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令门人炷香礼敬:尽诵此偈,即得见性。门人诵偈,皆叹:善哉!
既然说想把这个偈子留下来,五祖肯定要赞叹一下这个偈子,不然的话大家就不重视了。他说:“依此偈修,免堕恶道。”这个评价是中肯的,如果一个人能够积功累德,常修善法,让自己不去造恶,从因果的角度讲,确实不会堕恶道。“依此偈修,有大利益”,按照此偈,时常观照自心,不去造恶,能让自己的生活吉祥如意,能够远离恶果,确实有有大利益。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就是不去造业,不去放逸,不去搞贪嗔痴,那自然有大利益。
然后让门人来烧香礼敬这个偈子,也是为了引起大众的注意。而且还说了一句:“尽诵此偈,即得见性。”这句话其实就是善巧方便了,并不是真的。依这个偈子修行,是见不了性的。这样讲是引起大家的注意,是敲门砖的作用。
“门人诵偈,皆叹善哉!”大家按照五祖的吩咐,都读诵此偈。都赞叹这个偈子写的很好。这个偈子对仗工整,表达得也很清楚,虽然没见性,但一般人也写不出来,很清晰、很工整。
祖三更唤秀入堂,问曰:偈是汝作否?秀言:实是秀作,不敢妄求祖位。望和尚慈悲,看弟子有少智慧否?祖曰:汝作此偈,未见本性。只到门外,未入门内。如此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五祖三更的时候把神秀叫到屋里,问他:“门廊上那个偈子是不是你写的?”神秀说:“确实是神秀所写,我写这个偈子只是想表达自己的见解,并不是想求祖位,希望和尚慈悲,帮我指点指点,看我这个偈子写得怎么样,是不是有智慧?”五祖回答得很直接,五祖说:“你这个偈子没有见性,只是到了门外,还没有入门。这样的见解,求无上菩提,了不可得。” 按照这个偈子的见地去修,修福可以,但是觅无上菩提,彻见本性,是不可能的。
为什么我们要学禅宗?禅宗就是在解脱的见地上非常明确,如何达到解脱,怎么去修行,这个方向一定不能搞错。只有见地正确了才能有所成就。
为什么把禅宗叫正法眼藏?就是因为它是了了见于佛性的唯一标准。如果说世间有任何一个法门,能够达到禅宗的这种见解和修行,它就不是那个法门了,它就和禅宗一样,归属于宗门了,就算它没有用“禅宗”这个名字,但它实际上都属于宗门的修行。修那个法门的人他自己就会知道,哦,原来我修的这些宗派都是方便,最后都要离心意识,进入禅的境界。他自己心里会清清楚楚,原来禅宗才是正法眼藏。这个见地你无法跟别人去诤论,因为禅宗是实证的法门,是自证的法门,明白了就明白了,认可就认可,不认可就不认可,根本无法争论,它是无诤法门。所以说此法门,只有在同见同行中传授。
如果见性的见地错了,就跟你想去南边,却奔北边走,你到不了目的地;你想煮饭,你锅里放的沙子,你煮不出饭来;种的种子是豆子,想长出西瓜来,那是不可能的。
五祖说得斩钉截铁,不让神秀有丝毫的疑惑,说你这个偈子还没见性,还在门外,如是见解,觅无上菩提,了不可得。祖师讲话,非常果断,不像我们,总是对自己疑惑,别人问自己一个问题也疑惑,不知道如何回复,也不知道对方的见解对不对。就像梁武帝问达摩,我做这么多事有没有功德?达摩祖师回答的也很直截:并无功德。一点功德都没有。没功德就是没功德。后来有人问六祖这个问题,对梁武帝的事还是感到疑惑。六祖肯定了达摩的回答,武帝心邪,所以毫无功德。可是不明白的人就跟你在那和稀泥,这个也可以,那样也差不多。
无上菩提,须得言下识自本心,见自本性,不生不灭。
这里又提到“言下”,你要想知道自己开没开悟,见没见性,你把言下领会了,就知道自己是否开悟了。你知道什么是言下了,自然就知道什么是见性了。以前我也是一直以为自己知道什么是言下,等有一天真知道时,才知道以前的是知解,跟真正的言下风马牛不相及。以前我认为自己真明白了,但是一看到这个言下就模糊,一看到祖师下的转语就不知所云。后来有一天我就知道言下是怎么回事了。这时有些人心里就嘀咕:师父,到底什么是言下?有到底,言下就过去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这就是楞伽经里说的自证境界,向外人道不得。若道着,即头角生。以前一说言下都是知解,头脑里想言下,就错失了言下。
很多人都被自己的念头迷惑了,所有的问题都是念头的住着产生的,但是他不知道这一点,就算知道,他也做不到不住。他不知道念头是怎么回事,他总去对治念头。念头就像大海里的波浪、水一样,其实它就是性,它不会断的,它不会灭的,除非性灭了,除非性有生灭,念头才会停止。看上去念头是无常的,其实它是常的,是不生不灭的。你认识到念从性起就好了,别去对治它。当你不去对治念头,只要不住着于念头,不被念头缚,它如水一样常流通。不流通时,是你的对治和妄想阻碍了它。
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如如之心,即是真实。
这几句话,其实说明五祖已经给神秀开示什么是实相了,怎么样去见性,到底自性是什么,可是神秀听不懂。
佛法需要自悟、自修、顿悟,善知识的开示只能说是一种方便,引导你去见性。怎么见,还要看自己平时的积累和功夫。在《五灯会元》和其他灯录里,也记载了关于神秀大师的一些文字,有这么四句是关于神秀的:一切佛法,自心本有。将心外求,舍父逃走。
禅宗的《灯录》都是后人编辑的,进入灯录的人,都是在当时有一定的修行,也有一定的影响力。其中有一些居士,还有一些道家人,像苏东坡、吕洞宾等。这些人如果写出一些见地到位的诗偈,也都会被录入到《灯录》里面。因为这个见地很重要,只要是他自己悟到的见地,他就会修行,得道是必然的。
“于一切时中,念念自见,万法无滞,一真一切真,万境自如如。”我们想这一段话和平时我教大家训练觉知是不是很相似?你要“念念自见”。念念自见并不是说每时每刻都要见到什么,是指你不会忘失实相是什么,你不会因为习气或无明再去迷失。不是用意识去见,是正好相反,是你没进入意识,或者说,你没被意识所缚。你知道自己在干嘛,而且又不住。你看“万法无滞”,就是昨天有人问我的:“师父,这个觉知不是本来不住吗?”是本来不住!但是你这一问,心里一疑,又住了。住了也没关系,住了知道再离开它,又不住了,对吧?
“一真一切真”就是但用此心,直了成佛。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真”只是一种形容,形容你没有住着,没有烦恼的状态。直接用你的本性,不做用想。真,不做真想,直接生活就行了,直用直行就行了。不用去想清楚一个问题,想也是白想,想完之后,还会有无穷的问题。直接从所有的想中出来。
“万境自如如”,其实没有什么万境,也没有什么如不如。万境自如如,就是在万境中而没做万境想,浑然不觉,才是真正的万境自如如。有个万境,有个自如如,就不如了。
你不生心的时候,做一切又很自然,不会做错,轻松地运用你的六根的时候,那就是万境自如如。没有什么能与所,心与境,一切都没有分别,这叫万境自如如。刚起一个我这就是如如吧,就不如了。洞山禅师过水偈云:我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就是指万境自如如。不是你心里想的心境一如,有个心境一如,早就不如了。你没起一个境、没起一个心的时候,正是万境自如如。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如如之心,即是真实。”我们随时都在用如如之心,如如之心在动、静、语、默中,在一切时,一切处。我们做一切事情都是这个如如之心在起作用,假名叫如如之心,其实你找不到这个如如之心。你一思惟它,就不是如如之心了。
“即是真实”,是指我们直用的当下没起一个用想,这叫“如如之心,即是真实。”也叫默契。还拿洞山禅师的偈子来讲解: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是一个意思。
关于这个自性、真心。好多人一直用意识分别,去知解它,正好错失它,与它背离。所谓骑驴不见驴,在水里渴死。终日拈香择火,不知身是菩提。他不知道其实没有那么一个我们想象的真心。你正用它的时候正是它,可是你一去思惟分别,就又与它乖离了,不可思议的地方就在这里。知解、如来禅、文字讲说,是无法讲到实相的,语言文字只能作为一种引导。我们做足了前边的工作,有一天忽然之间顿悟,原来法离文字。
南泉禅师说:“道个如如,早就变了。”你没问这个如如之心的时候,正好如,一问反而不如了。你看现在有人就会了,没事总拧杯子。从思惟里边出来,自己要警觉,没事多摸摸脑门,走路的时候多看点脚下,容易捡着钱。
若如是见,即是无上菩提之自性也。汝且去,一两日思惟,更作一偈,将来吾看。
五祖对神秀说:若有这样的见地和悟处,那就是见性了。你先回去,再好好想个一两天,再写一首偈子拿来让我看看。
汝偈若入得门,付汝衣法。
你看五祖多慈悲,虽然神秀这个偈子没作好,又给他一次机会,让他再去作一个。如果你再作出来的偈子得法,我还是会把衣钵传给你。
神秀作礼而出。又经数日,作偈不成。
神秀作的偈子已经是他的最高见解了,黔驴技穷了,所以又经过几天,还是写不出来。
心中恍惚,神思不安,犹如梦中,行坐不乐。
神秀因为没有得到五祖认可,所以心神恍惚,神思不安,每天行住坐卧都是闷闷不乐,就像在梦里一样,若有所失。
好,咱们时间到了,这一会就跟大家学习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