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坛经讲记第三讲

发表时间:2023-03-29

浏览量:1650

六祖坛经讲记第三讲

我们练习觉知有一个前提,就是要独处。为什么要独处?大家都有这个经历,我们和别人在一起的时候,心会被干扰,很难练习觉知,除非在一起共修。和别人在一起时,一般会说话。一说话,就容易掉到对方和自己的语境里面,就开始编故事,意识就会不停地转动,很容易就丧失觉知,迷失在意识里。

楞伽经云:大慧,言语者,起灭、动摇、展转因缘生。若展转缘生,于第一义不能显示。第一义者,无自他相。言语有相,不能显示。第一义者,但唯自心,种种外想,悉皆无有,言语分别,不能显示。是故大慧,应当远离,言语分别。

这就是为什么我一再让大家练习独处和无依,习惯一个人待着。一个人待着,哪怕你不是在练习行禅或者是坐禅,也给你觉知提供了很多的条件。

比如我们一个人扫地的时候,没有人打搅,你很容易专注地扫地,相对来讲,就比有个人在旁边跟你一边聊天,你要认真专注得多。比如说炒菜,如果有个人在旁边不停地跟你讲话,你可能就忘了放盐,或者把酱油当成醋放了。包括听经,有的人喜欢一边打扫卫生,一边戴着耳机听经,这样做看上去多做了事,但是没有好好修行。因为你一心二用,你扫地没有专注地扫地,听经也没有认真地听经。

如果你不把觉知练好了,你没有掌握和领悟觉知的智慧,任何事情都做不好,你连音乐都不会听。为什么有的人一听音乐,一看艺术品,就会听得懂、看得懂?是因为他深入了,是因为他很专注、很认真。在听音乐的时候,他从来没打妄想,他非常专注地听音乐。

同样一种食品,有的人就能吃出它的原汁原味,有的人就吃不出来。为什么?因为他没有认真地在吃东西。吃东西的那个刹那他在想事情,或者在干别的事情。现在很多年轻人一边吃饭,一边刷手机。所以,他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吃什么。要想吃得有滋味,就要不停地放调料,点那些重口味的东西吃。所以食物原有的味道,他根本尝不出来。他的舌根的味觉丧失了,所以他虽然坐在那儿吃饭,但几乎没有在吃东西。

独处是人们最难做的事情,因为大家都希望有个所依,其实是意识想去攀缘,意识就是这样的一个特点,它就是想去依一个东西、抓一个东西,它不想休息。休息属于智慧,而造作属于心识。解脱要求休息,智慧要求安静。清净、安宁、涅槃、寂静要求休息。而生灭、无明、颠倒、取著,它希望你的意识不停地转,直到精疲力竭。

你如果不给自己创造一个独处的环境,你很难去练习觉知和无依。你无法养成觉知的习惯,总是心不在焉,人在这儿,心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没有觉知,你就会用无明做事,被业力带着生活,你的生活完全是被动和不可改变的。你根本看不到自己的贪嗔痴,看不到自己内心的执着,看不到自己的习气,你也没办法转识成智,根本就没有办法解脱。

修行都是大家自己的事情,所以希望各位要提起自主性和自觉性。这件事没人替你负责,最后都要由你自己来承当。如果说这一整天总是独处,总是一个人发呆,总是去练觉知,这个也确实难为各位了,大家也做不到。但是一天之中你拿出一部分时间去练习,然后让自己能够习惯于这种简单寂寞的生活、无染的生活、不造作的生活,这个你完全能把握。你自己需要多少时间,自己去实践,你就知道了。只要有用足够多的时间来练习,这一天你才能够动静结合,既不流于死气沉沉,又不放逸、造作,找恁么一个度,加上持久的练习,你就自在了。

你就不会因为一个人无所事事而难过,你就不会焦虑。甚至有些人还会因为没有事情可干悲观厌世,因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而患抑郁症,患各种精神疾病。现在抑郁症患者特别多,就是因为找不到生存的意义,不知道活着为了什么。生活里所有的乐趣他都尝尽了,还是无法满足意识的贪著,最后他只能变成越来越崩溃、疯狂,导致他选择轻生。他没有别的出路,他不懂得休息,也不懂得生命的意义本来就不真实。但是如果你了解实相,我们可以接受万事万物的虚幻,通过修行超越这种没有意义。

意识不停地追逐六尘的境界,你给识心多少养料它都不够,只有智慧能看到这一点,然后让自己休息下来。而独处就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时间观察自己的识心是否攀缘六尘,是不是又去抓取,是不是又去依赖一个东西。这是一个很大的生活习惯的转变,想要完成这种从有依到无依的转变,对每一个人来讲都很难。你不要觉得有些人很长时间独处很容易,每一个人都是苦练出来的。

昨天看到有人转发一篇文章,里边写到了一种现象,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代社会每个人身上,就是大家都寄托于未来的某个时间,做成一件事情来安心、来获得幸福、来满足,这是一种悖论,其实是永远也不可能实现的。

眼前和当下心静不下来,你永远不会安静。可是意识会欺骗我们:把这件事做完了,我就安心了;把这部经学完了,我就有智慧了;把一百坐打完了,我就有了定力了”他不知道所有他想实现的结果是在当下完成的。当下息虑妄缘,立刻清净,而不是未来清净。当下息掉妄想,这才是真正的坐禅。而一般人,总是以为把某件事做完了才能达到什么。

我们学《六祖坛经》,学习禅宗,其实它的灵魂、核心就是言下成道、言下修行、言下悟道、顿悟顿修。连下一秒钟你都不要去想。你的安宁、你的解脱、无生法忍、大涅槃、开悟见性,都在正说话的这个当下实现的,这叫言下。言下是超意识、出离文字的。而我们却总是“言下”上面打妄想,总是起心动念,总是到未来心里面去找结果。为什么?因为你没练习过无依,你没练习觉知,你没有练习如何从头脑和意识中出离。你没有给自己创造独处静修的环境,你没办法看到自己的妄念,你也没办法把它拉回来。

修道者如恒河沙,得道者如凤毛麟角。我们这么多人都学佛、都修行,可是转念和离念的方法,修行中最关键的地方,你自己不知道,不明白,也不会用,做再多形式上的功夫,打再多的坐,诵再多的经,都是白忙活。

万事开头难。再难的事情,一旦我们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和方向,有了一个开始,后边都是水到渠成,只要你能够坚持。大伙都端起杯子喝口水,带着觉知去做这个动作,体会一下什么是“言下”。哈哈,告诉你吧,一有体会,已经不是言下了。我们继续学习《坛经》。

上一会我们学到五祖想要与慧能多说几句,见到徒众一直在身边,于是让慧能先去随众作务。

慧能曰: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

这一小段有些人可能并没有看懂,其实非常有意思,大家听我讲,看是不是这样。

前面五祖对六祖讲到“你是獦獠,怎么能做佛?”六祖说:“人虽有南北,佛性无南北,獦獠身与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别?六祖这样一说,五祖就看出他对实相已经有了一定的领悟。接着六祖又说他心中常生智慧,不离自性,是真福田。五祖听了这样的话,知道六祖的根器确实大利。所以在心里对这个徒弟已经是认可的了。

“慧能启和尚,弟子自心,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这句话跟前边的“菩提自性,本来清净;但用此心,直了成佛。”是一个意思。“但用此心”就是“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就是“直了成佛”。你不要看到“福田”二字就生狭隘的福报想,它是指众生的一切现行,佛性的一切妙用。这句话的言外之意就是,修行不需要向外找,不需要造作,不需要去修证,去达成什么,只需要觉悟自性,觉悟真实的本性。不离自性,即能成就一切智。这样的思想就是禅宗的见地,这就是顿悟。

“不离自性,即是福田。”六祖的意思是自性人人本具,福田不用修造,修出来的还会坏。有了从自性起用的智慧才是福田。六祖大师关于福田的认识和我们平时学习的培福、布施、六度、给自己积福的思想是不一样的。六祖认为,真正的福田是无作无为,无修无证,变化无穷,无所住,无定法,本自具足的。一切无非福田和妙用,只要从自性起用,只要无所住,都是福田。而且这样的妙用是恒常的,是不会坏掉的。

其实在这种思想和见地下自然运用出来的所有行为,就是真正的平等心,就是智慧,就是功德了,而不是福德,也不是福报。如是从自性起用,常用常有,源源不断。

六祖是从实相和无为的角度深入理解福田,这是一种平等心和大智慧的表现。这样的见地远远超过了人们对福田和祸福的定义。

慧能认为真正的福田就是自性无作妙用,一切日用万行,只要从本性起用,都是福田。既然如此,他就问五祖:我已经了悟了真正的福田,您还让我去干什么?六祖这样讲,并不是想偷懒,而是在和五祖对禅机。他这句话有与五祖论法的意味,是一个反问句。既然一切福田都从自心而有,我就不需要刻意去培福。不知道和尚让我去做什么?

你是让我去跟着做功课呢,还是让我去干活培福?如果你让我去做功课,我会说,一切功课,不离自性?如果让我去培福,一切福田,不离自性。我不知到底需要做什么?

六祖的话绵里藏刀,相当犀利和尖锐。如果不是五祖,一般人是招架不住的。六祖这句话看上去很平和,但是充满了禅机和挑战。他不会因为面前站着的是五祖弘忍大师,就不敢表达自己的见解。他非常自信,镇定自若,也想看五祖怎么回答他。我们看五祖怎么回应他的。

祖云:这獦獠根性大利!汝更勿言,著槽厂去。

五祖也只能骂他一句:这獦獠根性太利!你不要讲了,去槽厂舂米去吧。”虽然说是骂,其实心里是非常认可六祖的,说这家伙确实厉害。槽厂就是干活舂米的地方。五祖嘴上骂着,心里乐着呢,毕竟遇到了好徒弟。

慧能退至后院,有一行者,差慧能破柴踏碓,经八月余。

慧能来到了后院干活的地方,有一个行者给他安排舂米的工作。他一干就是八个月。所谓的行者,是指在寺院护持道场做义工的人,有出家意愿,但是还没有出家,准备出家的人。或者是在寺院以居士身份常住修行的人,都可以叫行者。一般来讲,古代的行者都是准备出家的人,在寺院里待个一年两年就会出家,这样的人叫行者。

所以六祖又有另一个名字,叫卢行者。我们道场现在也有很多“行者”,就是常住道场,暂时还没出家的人。从广义上说,所有的修行人,都可以称为“行者”。

我去过五祖寺,在寺院的墙壁上,看到过五祖送六祖过江的图画,当时非常感动。我到五祖寺受戒的时候,碰见一位在二祖寺,三祖寺,四祖寺都待过的一个出家人,他出家前就在那边待了两年三年,做过很长时间的行者。我们聊到禅宗的修行和见地。他和我的见解有分歧。在五祖寺里,我们俩争得全寺院的人几乎都听得见。那时,我这人到哪都爱跟人争论。他非说得修出意生身才能见性,他是以楞伽经和其他的经典作依据。当时我就跟他争论,我说意生身不是修出来的,是因缘具足自己显现出来的,而且有意生身并不是见性的条件。见性就是见性。就算显现出意生身,也不代表就能见性。不识本心,学法无益。这是一段回忆。

我们看六祖他去槽厂劈柴踏碓,一干就是八个月。这句话里有一个什么信息?劈柴、舂米,是不是独处?是不是做功夫?会修行的人,干什么都是在修行。不会修行的人,做什么,都是瞎忙。

祖一日忽见慧能曰:吾思汝之见可用,恐有恶人害汝,遂不与汝言。汝知之否?慧能曰:弟子亦知师意,不敢行至堂前,令人不觉。

看灯录和祖师法语时,经常看到古人之间的这种默契、心心相印,真是令人神往。有一天五祖在寺院里转悠,转悠到后院看见慧能了,就跟他讲:“我想了想你上次说的话,很有道理。”就是六祖刚来的时候和五祖说的话:“弟子心中常生智慧,不离自性,即是福田。未审和尚教作何务?”

五祖说:“你的话很有道理,只是因为当时身边人很多,我怕有人嫉妒你,所以没跟你多聊,你知不知道?

六祖说:“弟子知道师父的意思”你看六祖多聪明,他知道五祖为什么说着说着就不让他讲了。五祖说:“这獦獠根性大利!不要再多讲。”若是没智慧,能明白五祖的用意吗?不会明白。心里还想了,我这哪儿说错了,怎么就不让我说了呢?六祖完全知道五祖这些话的用意,所以一个人在后院安心地舂米,“不敢行至堂前”,也不敢去到五祖面前打搅五祖。“令人不觉”,不让人发觉他有什么不同。他没有刻意做些什么引别人注意。

祖一日唤诸门人总来:吾向汝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心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吾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火急速去,不得迟滞!思量即不中用!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五祖看时机因缘差不多了,就给弟子们出了一道题,他说,所有的修行人最大的一件事情就是解决生死的问题,出离生死,出离轮回,对于修行人来讲是最大的一件事。但是绝大多数人修行只为修福,不为出离生死轮回。

五祖看到当时学法之人的一种普遍现象,就是大家到寺院里来,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培福来的。我们今天也有这种现象,到寺院里做义工,只是给自己积福报,他没有想到要去见性,要去解决生死大事。来寺院供养、做事、修行,只是想给自己积福报。家里可能不顺了,想到寺院来修行一段时间,给自己消业,培培福,期望以此解决自己暂时的问题,不去考虑生死大事。因为世间的因果、善恶、福祸只是暂时的,你只是为求了福,如果不了解实相,这个福还会转化成祸。众生心会不停地在有为法里转,不停地转变,没有一个终结。就算你修到了天人的福报,修到了转轮圣王的福报,最终还是要堕落,还是出不了轮回。

“自性若迷,福何可救?”不了解自己的本来面目,不知道自己是谁,修再多的福都没有意义。终有一天你的福报会用尽。

我们看世间福报很大的人,做买卖也好,挣钱也多,生活条件也好,都特别富裕,到了临终,到了老病死的时候,一样都很凄惨。这些烦恼、病苦,这些恐惧、无明,不会因为福报大而能绕过去,而且往往是那些大福报的人受的病苦更多。因为福报大,造业的机会就比较多,当然这不是绝对的,但是大多数是这样的。他吃的、穿的、用的、消耗的,要比一般人多得多。他接触的东西,他享受的福报,要比一般人多得多,那他身体的消耗肯定比一般人要消耗得大,所以他的业就很重。

自己是谁,死了到哪儿去,世界是什么,这些问题没搞清楚,只是贪著在修福享福上,无常来的时候,你的财产不能带走,你的身体会衰老,会消亡,你的心智会模糊,会颠倒,会受苦。临终时,带着痛苦、带着恐惧、带着遗憾、带着种种未了的心愿离开了这个世界,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回事,人就没了。这双眼怎么也闭不上,因为还有很多钱没花完呢。这些钱给谁?给大儿子?二儿子?给女儿?老婆?越算越算不清,越算越糊涂,永远算不清。这人能走好吗?一生都没放下名和利,临终时又怎么能放下。

五祖让他的弟子,各写一个偈子,表达自己的修行见解。如果偈子写的好,就把衣钵传给他。

当时五祖的弟子们的修行水平,五祖肯定知道。五祖出这个题目,就是想把衣钵传给六祖慧能。其他的人,大家来寺院修行,各种目的都有,但是唯求见性,唯求作佛的,很少。那个时代的修行人尚且如此,更何况今天的人。所以说佛法需要大因缘。

我们平时在这边常住,当地的村民,还有短期参学的人,大家都纳闷,这帮人在这儿干嘛呢?他们也不礼佛,也不拜佛,也不做佛事,一群人住在一个院子里,每天都很安静,他们在干什么?大家都很奇怪。

五祖让大家赶紧去写偈子,不要停留。火急速去,赶紧去,一会儿也别耽误。 

后边有一句话:“思量既不中用!”智慧不是拿头脑思惟出来的。其实这个“火急速去,不得迟滞!”五祖已经给弟子们一个提醒了,根器好的人一听“火急速去,不得迟滞!”就能开悟了。刚一走,一转身,这偈子就出来了。为什么能这么快?因为对实相早就了然于胸了,不是思虑计较出来的。一转身就回来了,然后对五祖说,弟子已呈祖师。祖师问:偈子在哪儿了?再一转身走掉。这样就更厉害了。

偈子,不一定是文字语言叫偈子,画个圈叫不叫偈子?笑一笑是不是偈子。我们看这句话“思量即不中用!”好像并不太难,只是一个偈子,可能你三大阿僧祇劫都写不出来。

下边这句话非常重要,点出了一个开悟见性的人的状态:“见性之人,言下须见。” 什么是言下须见?拟心即错,动念即乖。

“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若真正见性的人,轮刀上阵,也不会忘失实相。见性的人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见地!非常清楚什么是见性,如何见性。现在有许多人对自己是不是见性还有疑惑,那是因为根本没有见性。见性的人很清楚!即便轮刀上阵,他都不会忘什么是见性,如何见性。

好比如你身上哪里长个痦子,你能忘了吗?你是男的,你能忘了吗?如观手上的手纹一样这么清楚。有的人对见性和开悟很模糊,那你离见性还远着呢。

见性是言下的事,是念念不愚,是自心境界。自己心中有没有执着,自己对实相是否了达,自己能不能立刻从妄念中转身,自己会不会住在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中,这些他都非常清楚,见地纯熟,功夫到家,自然轮刀上阵,也不会忘失。可我们平时,连最基本的觉知都没有,又遑论见性呢?觉知是一个基础,是见性、开悟、出离妄念、解脱烦恼的基础。

有觉知,觉知能力强,未必就代表开悟见性,但是开悟见性的人一定是有觉知能力的,但他又不住在觉知上,不会被觉知所缚。他应用无碍,了无疑惑。觉知只是修行的一个方便,对不同根机的人,在不同的状况下,觉知有不同的含义。有时是指你的本觉,有时指你本性的用。有时是一种对治法,是一种方便,不能一概而论。

修行人什么时候需要大量地去练习觉知,什么时候不需要刻意地去练习,都在你对本性的领悟上。

如果见性透彻,功夫纯熟,自然知道怎么运用这些工具,怎么来做善护念的工作,怎么来保任,怎么来牧牛。你不会有疑惑。有疑惑其实就是没见性,没有真正识自本心、见自本性,所以才有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