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师禅讲记第五讲牧牛与保护

发表时间:2021-08-14

浏览量:1698

祖师禅讲记第五讲

牧牛与保护

当我们学会牧牛的时候,也就是能够善护念的时候,一些不舒服的境界就全都没有了。比如看到家人的一些生活习惯跟自己不同,想上去劝告、建议,甚至和对方去交流,通过牧牛,知道保护自己的念头的时候,这一念一起来,就不去讲了。就会避免一次不愉快的争吵。

在生活中牧牛,跟我们在行脚的时候是一样的啊,都是要看到自己的一念妄心什么时候起来,再把它拉回去。为什么我们在行脚的时候,在水边坐的时候让大家练习一念不生,一物不为?就是练习安住当下,不无事生非的能力。不要无端的起念。看水,看石头,听风声,听鸟叫,都可以,但不要起一念分别、思维之心。为什么我们要练习这个?练习这个就是为了养成不分别外境的习惯,再遇到任何境界,起了分别心,能拉回来。如果我们有了这个功夫,就不会跟家人吵架,再看别人做什么,他们做他们的,念头一来就过去了,立刻就回来。

比如你很怕狗,你走在大街上,一条大狗走过来了,第一念你特别害怕。为什么会害怕?你的念头投射过去了。潜意识里,你觉得它会咬你,会伤害你。你动念了,而根本察觉不到。如果看到它你不生心,不投射它会伤害你,你就不会害怕。

这是很难做到的,为什么很难做?因为你从来没做过这方面的功夫,你也不知道你害怕背后的原理:不是狗在让你害怕,而是你自己的妄念和妄想在吓自己。你收摄不住自己的念头。一看到狗,自然就会起念:“这个狗太可怕了,它一定会咬我。”“这是一只很凶的狗。”“千万别过来”。这一连串的妄念一刹那间就起来了,就把你吓到了。这个狗本来没冲你叫,也没想把你怎么着,可是你自己在那里跟自己的妄念较起了劲儿,你自己已经变成一只狗了。你自己在咬自己,自己在冲自己叫,即使那只狗根本就没冲你叫。

这时候你就开始念上生念,见上生见,生了无数个念。你的身心变化的同时,你对面的狗也捕捉到了你的变化,它是你内心折射出来的一个相,它会跟着你一块儿变化,你害怕,它也害怕。你认为它会伤害你,它也认为你会伤害它。这时,你们俩个互相的妄念与无明纠缠在一起,互相对立,抗拒,甚至做出一些动作,想伤害对方。最后,导致那狗咬到了你。你以为是狗咬到了你,其实是你自己咬到了自己。

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其实那一刻,你已经堕入了畜生道。你产生恐惧的那一刻,就是地狱道。你找不到躲避的办法,就是饿鬼道。你这念一出去,六道就投射出来了。你一动念这一刹那,作为人生了一个妄念,人道;狗一冲你叫,你见到了自心投射的恶狠狠的样子,你到了阿修罗道;你不知道这一念是无明妄念,以为真有狗要伤害你,你到了畜牲道;你没有任何办法逃避,你进入了饿鬼道;你受着这痛苦的煎熬,你进了地狱道。六道就在这一念不觉与无明中出来了。

这种恐惧,总觉得自己会被伤害,念念不停,地狱。所以六道是自己妄念叠加虚构出来的。一旦我们住在了妄想念头之中,这种痛苦和恐惧就很真实。

只是知道这个道理,下次遇到狗就不害怕了吗?不,还是会害怕。怎么练习才能不害怕?平时要懂得收摄身心,要懂得在行住坐卧时保持身心一致,不分离,随时都能活在当下,心不外驰。这样练习,久而久之,再遇到什么外境,第一念生起之后,才会觉知与正念跟上,实相的智慧跟上,才不会被自心的幻境吓到。

我们跟别人争论是非,看别人的不是,尤其在生活中,大家经常会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个不顺眼,或者是说是非,说别人不是,这个都是没有好好的牧牛,没有善护念。

我们出的《祖师集》、《祖师禅》这几本书里,选了很多段古人嘱咐学人善自护持的开示,学人在开悟之后,祖师们会最后嘱咐他一句话:善自护持。这个“善自护持”,就是好好牧牛,照顾好自己,莫分别外境。有时候还说:好好保护。好好保护,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念头,别信念头,别被念头带走。善自护持,也是善护念的意思,不要让它去吃草,跟牧牛是一样的。《金刚经》里所讲的善护念诸菩萨,善咐嘱诸菩萨。咐嘱,就是交代你修行中的关键地方。

我们打开《祖师禅》第七十三页,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慧明上座于五祖会下修行。六祖得到五祖所传衣钵后悄悄离开了,慧明与大众为求达摩先祖所传的衣钵,追到六祖。趁是追赶的意思,追上了六祖。六祖将衣钵掷于石上,说道:此衣表信,可力争耶?这个衣是表佛的心印,表对禅宗的领悟和信受,你追这个衣服有什么用。衣服可以抢到,但法你能抢到吗?你争这个衣服没有任何意义。然后六祖就藏到了草丛之中,这时候慧明就去拿这个衣服。提却提不动,然后就喊六祖:行者,行者,我为法来,不为衣来。这个时候,六祖还没出家,所以叫行者。慧明说,我为法来,不为衣来。祖遂出,六祖就从草莽里出来,坐在磐石上。慧明云:望行者为我说法。六祖说:汝既为法而来,可屏息诸缘,勿生一念,吾为汝说。

这一段和禅者开示太原孚上座的那一段非常相似。禅者指导太原孚上座如何实修,也是说了这样的话,先把一切善恶诸缘放下,然后端心净虑,安然宴坐。先把万缘放下,把杂念、自己执着的东西放下,然后安心静坐,才能默契。

我们要盛一个甘露,要有相应的法器。学无上佛法,先要清净身心。寒山大师云:凡读我诗者,心中须护净。然后,明良久,祖云: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阿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

这里的关键是: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后面阿哪个是明上座本来面目?”是要你自己去体悟。没告诉你怎么体悟。重点不在你起这个疑问,重点是做到不思善,不思恶。你一念不生的时候,我们的本心没有被妄念覆盖,那它就自然呈现出自己的状态来,至于它是什么状态,不要去思惟它,只是离开妄念,让它自然地呈现见闻觉知。

当你妄念不生的时候,本心自然就会有一个作用,这个作用可能是眼见,可能是耳听,可能是鼻嗅,可能同时是眼见,又耳听,又鼻嗅,又意知,但没有在这作用上再加什么,正这么时,一念不住所得的智慧,即是般若智。而事实,这般若智,并没有知道什么,而是觉悟一切都不可得,不可住,不可停留,不实有。

你不需要在本心上安任何的觉和悟,还有念,它自然就会起一个知的作用,但是你又找不到一个住的知。这里正是《楞伽经》所言的“佛不住涅槃,涅槃不住佛。”默契的前提是: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就是不思善不思恶的刹那间,本性就会显现,一悟便至佛地。其实不存在这么个时间,所以叫“与么时”。用一个类似的与时间相应的概念,其实是没有这么一个时间的。就是让你去那样做,然后让本性自己去觉悟。这就是这几天大家在行脚的时候,一直跟大伙讲的,让我们的六根自然的处在一种开放的状态,见闻觉知都是清清楚楚自自然然的,不用在见闻觉知上再安任何的体会和念,自然的见闻觉知,就在那里去悟本性。

方便说,这个正起用又不住的,就是我们的本性。这个需要你去练习,去实证,而不是让你在这里思惟和总结。思惟和总结出来的永远是识心妄计,而不是真正的本性之用。我们有时候也说“自己去体验”这个“体验”是本性没有了障碍和知见,自己出来的智慧,不是我们琢磨出来的。我们一念未生的时候,会有一个很像知、觉这样的东西,但它刹那间就没了,这个觉与知无法把握,需要你去反反复复练习,去亲证它。 

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这个就是牧牛的状态。如果这个时候,你起了一个妄想,打了一个妄念,你总想体会一下这个觉,去找一个知,这时要知道它是妄念,把它拉回来。练的就是这个。牧牛最难的地方就是看到这一念,这是一种犯苗稼的状态。牧牛就是看好这念心,不让它去找什么。所以前边六祖先告诉他,你先摒息诸缘,就是什么也不要想,不生一念。言外之意就是生念了,就拉回来,要有这么一段时间处在这样的状态。所以我们看祖师开示学人种种的方便、方法、教导,全都围绕着善护念,围绕着牧牛,围绕着不向外驰,不着相,无所住来教。让我们处在“应无所住而生其心”的状态。

这个着相,吃草,就是一念住着心生,只要心有住,就是着相,就是烦恼,就是分别。经云:若心有住,即为非住。牧牛其实就是不着相,就是不生住着心,就是不住着于妄念。什么是相啊?相就是你于境上生心,境上生心就是相。没生心,没生概念,是没有相的。心生则种种法生。我们就坐这儿看着佛像,看着书,我们没生心,看是看见了,但没有第二念的时候,你什么也没看到。看到的时候,是心生的时候,才看到。所以万法唯心,心生万法。心法无间,不是先有法后有心。一切法都是无相的,当你念未生的时候。这时所说的“一切法都是无相的”其实是说,一切法还没成为一切法的时候。为什么还没成一切法呢?因为心未生时,没有什么一切法。一切法因心而有。即,一切法即非一切法,是名一切法。你一生了一个念,开始分别,这时法的相,法的概念出来了。生了一个念,这时候虽然有相,还是不会造成烦恼,在这个相上又开始累积,增加,念上生念,一直延续,开始有了住。有住之后,障逆了真性,真性才不自在,然后本性的般若智慧就变成识心的分别,变成虚妄的分别,就成了生死烦恼。

清净的本性变成方的、大的、小的、圆的,这是什么东西,这个东西有什么作用,开始变成世俗的观念。只要识心一出来,肯定后边有无限的观念,这就构成了所谓的大千世界。我们所有的烦恼都是在相上分别、执着才产生的。所以这个相是因为生心才有,心生则种种法生,心灭则种种法灭。佛性、本性,解脱的状态,是不取相,不分别,一念未生,又没有这么个一念未生时。一念未生,不是断灭,不是没有思惟,没有念了。而是听鸟叫,看东西,常应诸根用,而未生住着时,每个作用都是刹那就空了,但下一个作用又立刻生起,没有停留,没有止息,没有妄想和执着。这时,就是本性的状态。

所以说,不是不能有相,只是不着相。不是不能生念,只是不住在妄念里面,不沉迷在念头里。这里大家要注意,一念不生,不是说清空大脑,呆呆的坐在那里,强迫自己一个念都不起。而是于念上不生烦恼心,不生妄想心,不生分别心,不生执着心,不生住着心。这是无念的意思。慧明按照六祖的开示去操作,言下大悟。

他虽然言下大悟,明白了修行是息虑妄缘,但因为见地还不透彻,功夫也不纯熟,所以又问了一下六祖,说:上来密语密意外,还更有密否?也就是说,除了您刚刚告诉我的,这不思善,不思恶,正与么时,反观那个歇下来的心,就是我的本来面目。我在那个状态下去默契了它,也验证了它,确实如您所说。但是,除了这个之外,“还更有密义否?”还有没有其他需要注意的地方。慧能云:与汝说者,即非密也。如果我告诉你还有什么,那就不是密了。这里的密,其实就是方法,就是境界,没有什么境界了。我们本心的智慧,本来就是悟无所得的智慧。于无所得,也不可住,不可执。何以故?无所得也是意识言说,也是自心妄计出一个无所得来。诸佛所说的无所得,是为除众生以为有所得而作方便言说,不可住,不可以意识知解。若住无所得,同于有所得。

本心无所得的智慧在你那里,再有什么,又是住着了,又错过了它。所以说:汝若返照,密在汝边。这里的汝若返照,还是歇下求取的心。你别再找了。再找,又和它失之交臂了。其实,慧明起了这一念“还更有密意否”,又离开了刚才六祖教他的“不思善不思恶,又吃草,又犯苗稼了。这时他又心向外驰了。如果你会牧牛的话,这时候,心一起,自己就看到,就不会再去问祖师。但慧明才刚明白,不熟,所以就问六祖。六祖告诉他,要会牧牛,要拉回来,在你这边,不在我这。如果到我这里来寻问,等于又去吃草了。密在汝边,赶紧拉回去。

明曰:“慧明虽在黄梅,实未省自己面目。今蒙指示,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今行者即慧明师也。”慧能曰:“汝若如是,吾与汝同师黄梅,善自护持。”这里所谓的“善自护持”是指好好牧牛,你刚会怎么修行,不可大意,不能放逸,一定要善护念。关于怎么好好保护,保护什么,刚刚我已经交代你了。不是有个“真心”可保护,而是保护自己莫错用心,莫住着一切相,不要再去起心外觅。

“密在汝边”。本心、作用、智慧都在你那,秘密在你那,不在我这。你就不要再问我了,心不要向外驰求了。歇下一念驰求的心,一切都在你那里,分毫不少,圆满具足。佛法没在善知识那里,永远在你那,只要你能听明白善知识教,心不向外驰,本心自然可见。

可是我们心向外驰这一念,太难发觉了。我们太习惯去动这一念了。咱拿某些人来讲,就经常会问:师父,我还要看什么经?我下面要怎么作之类的问题。大家经常会起这样的妄念,离开当下,而不自知。就说明还不会牧牛。您不让我们看经,那您为什么还看经?师父,按您说的,每天就这样了?这样能成吗?这样就能见性了吗?类似这样的问题和疑惑,这都是学人经常会起的心,这就是不守本心,不老老实实做功夫,心总是向外驰,总以为有什么可修。师父,禅宗真的只论见性吗?就没有什么方便法可以契入吗?怎么见性?很多学生也是这样,不停地问:难道就是这样吗?会不停地起念,看不到自己的妄心,止不住,非得被骂一顿才知道又打妄想了

那不思善不思恶之后呢?明明告诉你,不思善,不思恶,还来个之后。一打妄想就拉回来,就没有之后了。之后是一个妄想,是你没看好自己的心念。平时怎么做功夫?就是在这里做功夫。古人云:拟心即错,动念即乖。错在哪里?乖在哪里?也就是说,学人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气会冒出各种各样的妄念,自己看不到,就随着这一念流转去了。

我们学牧牛这个方法,不是说永远不起一念,不是的。你做不到任何念都不起,真如本性肯定会起念,它不是死物,不是我们能控制能臆测的。要做的是,你要看到自己起了什么念,是执念还是正常的见闻觉知的念头。这个你要知道。你要看到那些念是不是妄想执着,会不会把你带到烦恼和苦里,如果是执念,是无明,把它拉回来,就完了,清净了。外离于相,内无所动,是名为禅。能离于相,内则不动,心就不动,那就是禅定。没有别的禅定可得。

所以离一切诸相就是牧牛,能牧牛就能离相,离相就是诸佛。这个跟看经不是一个概念了,不是一个境界了,它是两码事。看经全是用心意识在那分别,在那里思索,在认知,在知解,是“吃草”。一直都在那“吃草”。修行到了最后,就要来真的了。怎么来真的?就得该放下的真要放下了,你不能心里寄挂着一个东西来学实相法门。实相法要求你什么都不能系着和依赖。外不仅放舍五欲六尘,内要放舍心意识,放舍一切妄想分别,就是到了这个入口处,要放下知解和一切有所得心。一切有为,一切起心动念,一切心意识彻底休息下来,休息下来,才是实修。实修就是休息。

生产产品所有的工序、构思、材料,都已经准备好了,到了开始生产产品的时候了。你会“牧牛”了,才是悟后起修,是真正的修行。不会牧牛,说明你还不知道修行的核心在哪儿。牧牛的时候,不障碍你做事。你什么都可以做,只是一个妄念出去了,拉回来就可以了。

还有一个,不是所有的念头出去都要拉回来,这个我都讲过多少遍了。有时候你发呆,有时候你昏沉了,打个妄想,这都不需要拉回来。除非在训练专注的时候,要求六根清晰的状态,这时不能昏沉,但这个状态不是本性自然的状态,这是一种训练的状态。本性状态是得念失念,无非解脱。起念、息念,全都是真如本性。贪嗔痴性全都是佛性起用。只是你不在上边住着,不在上边黏着,就是解脱的。佛性会起无量的用,善用、恶用、正用、负用、烦恼用、菩提用,起哪个用,你得有度,有主宰能力,能使得佛用,而不被佛用使。能驾驭得了自己的本性,而不是被本性的作用奴役。我们得有这个功夫,要减少烦恼用,多生解脱用,清净用,智慧用。不要经常众生用,烦恼用。要起佛用、智慧用、慈悲喜舍用。

我们打开祖师禅的三百一十三页,大梅示寂。

大梅禅师一日忽谓其徒曰:“来莫可抑,往莫可追。”这一段话其实也是一段很精彩的开示。就是任何来到你面前的事都不要去抗拒,抑是抑制、抗拒的意思。往莫可追,过去了的事就不要再追寻了,已经空掉了。其实根本就没有来去的东西,来去是我们的妄念和分别。

“从容间,闻鼯鼠声,乃曰:及此物,非他物。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吾今逝矣。言讫示灭。”从容间,就是休息中的一瞬间,“正与么时”相似,正那么时,听到了那个鼯鼠,鼯鼠就是一种老鼠,在房间里吱吱地叫,可能咬东西,可能在叫。很多祖师都是在这个时候,听声见色的刹那间开悟的。这个鼠声一叫,大梅禅师就说及此物,非他物这是祖师临终示范的一个公案。古人能把这个讲出来,是他的一个过去的经历,是他实证、亲见佛性的经历。他正经历那个瞬间的时候有所悟,这是给我们一个答案和对照,让后人在自己修行过程中所有领悟的时候,拿这个对照一下,并不是让你对他的这个悟境生知解。若那样,则辜负了古人的用意。

“及此物,非他物。”字面意思是,就是这个声音,没有其他的了。这是启发你自己当下就能见性,就可以悟道,不是让你对他这句话起种种意想分别。祖师临终说的话,大多时候,都不是我们想的意思。至于到底是什么意思,那正是祖师想让后人参悟的。甚至连这念心古人都没有,就随机说了句那么话,扔给后人,留下千古的公案和迷团,让我们去参悟。有的人着在了“及此物,非他物字面的意义上,而不能从这句话上转身走开,说明牛又吃草了。为什么祖师禅一定要有牧牛的功夫,不能随文解义,寻字逐句,去逐话的尾巴。那是最忌讳的,因为你被一句话带到意识知解里,这正是生死之根啊。

可是如果按照法师们的理解,这句话一定是有某种意思的。人们习惯了对一句话生心解释,到底是什么意思?这是心识的特点。联系到当时的情境,他一定会把这句话讲解得很圆融。不明白的人一听,大梅禅师这样讲,不就是这个意思吗?佛法就这么简单,看到这只老鼠就行了,听到它的声音就是了,没有别的了。有人这样解,好像没毛病,而明白的人,知道这里毛病大了去了。这恰恰是修行的大忌:知解话头。古人云:一句合头语,万劫系驴橛。又云:恒沙修行无一悟,过在寻他舌头路。

人们自然地会想,原来佛性就是这只老鼠叫,我一听到就可以了,就是这么回事。哇见性这么简单!一听到,真的是你一听到吗?你是在打妄想吧?你真的在看到这句话时,听到你言下的内心的声音了吗?听到你周围的声音了吗?还是跑到妄念里听大梅禅师的那声老鼠叫去了呢?

人们会在这句话,在大梅禅师的语境里生心动念。可以在这句开示中有所领悟吗?当然可以。如来禅能解脱吗?当然可以解脱。但关键在于是否住着,你是否住在了知解上。如果你一听这句话:即此物,非他物,一下子明白了,明白了当时大梅禅师的语境,你能立刻回到自己言下的境界中来,而又不住于自己的境界,这样才是听到古人的垂示,言下开悟。实相确实是在言下领悟的,确实是即此物,非他物,顿悟了全部的道理,而且也能做到你明白的。你是在自己的当下,而不是故事里的当下领悟了佛法的见地和功夫,刹那刹那都没住着,也没生心,也没成知解。如果你听祖师的这句开示,有了自己当下的领悟,那也是言下大悟。

汝等诸人,善自护持,好好护持,好好牧牛。这个一定是学人自己对理事对修行完全清楚,自然会做到善自护持。关于牧牛、善护念,都是自己觉悟到,然后自己去做的。

我们今天在这里跟大家一起进行实修的训练,这是时代的特点,是众生根基和因缘导致的,是一种特殊的方便法。这些天我们一直在练习行脚,是三四十人一起练习。这种共修,直接做牧牛的功夫,就好比如我们从外边打破一堵墙。这个悟道是从里把墙打破。我们直接练习一物不为,直接从牧牛开始练习转念,这是终点开始修,从结果修,是从外边进攻。没有办法,如果不讲出来怎么修,等我们自己开悟了,自己知道怎么修,一个个都七老八十了。我们就这样练习,知道这是正修行路,我们从外边用功,把它练熟了,一样能解脱种种烦恼和无明,一样能悟道,一样能成就。

练熟的时候,你会心生实相,确实是这样,你会忽然之间在某一次练习中确实发现:能离于相,法体清净。原来寂静的本性真的是无一物,什么都没有。所有的烦恼,都是我们徒增的妄念,是一些不确定的想法和观念让我们白白地生烦恼。所以修行一定要牧牛。所有的解脱都从牧牛这个入口开始的。

在祖师的法语开示里面也有一些比较超脱的禅师,他不会告诉你怎么保护啊,怎么善护念啊,这些他都不会告诉你。他会给你一些别的开示,启发你自己去明白怎么修行。那些祖师也是有他们的用意。他不给你讲清楚,是希望你靠自己的力量来解脱。这个力量会比较大,比较稳固。古人云:从缘入者,不会忘失。

那些比较潇洒的禅师,他们虽然不讲牧牛,但都已经做过牧过牛功夫了,已经完全成熟了。他们的心性已经成为了陆地大白牛,再也不会犯苗稼。牛不去吃草了,你不去赶它,它也一样乖乖地走路了。到了这个境界,是一种飞跃,是成就了。

我们现在绝大多数人还到不了这个境界,所以就老老实实,积年累月地来练习牧牛。不管你悟没悟道,你都可以直接从牧牛入手。在加上修远离行,修助道法,你就走在了正修行路上。

关于牧牛我们这几天一直在讲,可见它对我们修行非常重要,而且也是最难的一个环节。因为它真的需要我们布施六根,舍掉很多过去习惯性的娱乐享受,对六尘的依赖,舍掉世间一切的贪着。

我们过去总是去攀缘六尘境界,满足识心的需要,让自己在妄念中沉迷。有太多的人一生把持着家庭、亲情、财产,虽然也做做修行的样子,但内心对世乐没有真正的放舍,自己的业力和无明也没有通过勇猛精进减少,导致修行修不上去,就这样自欺欺人地空过一生,导致临终无常来时,被动地放舍这一切,虽然放手,但心却不甘,只此不甘,就又轮回去了。

我们的妄想、妄心,心意识总是需要抓一个东西,而牧牛的前提先要看到一切的虚妄,一切如幻。从远离开始,从减少抓取开始练,从独处,一物不为开始转变生活习惯,然后慢慢地练习不抓任何东西。你的心念不再去抓任何东西,包括经教、包括所有的修行都要放下,所有的知见也要放下。这样的实修,是少有人能真正做到的。它需要极大的善根,无量劫来久修佛道,要有特别好的心性。这个基础包括你的出离心,无上菩提心,自利利他的心,慈悲喜舍心,心里对世间没有任何的挂碍和执着。

还有你对佛法对修行对解脱的整个领悟力,对这条道路有没有深固的志愿,具足了这一切,才能一心一意认认真真没有挂碍地去做牧牛的功夫,去实修。以至于三年如一日,十年如一日,几十年如一日这样地过。你才不会在牧牛的时候吃草,才能转无始劫以来的习气。

为什么说一定是真正开悟后才会牧牛,才会做功夫?因为你知道没有别的选择,没有退路了。修行与解脱,唯此一事实,余二皆非真。此一事实者,并非理上的解悟,还包括实修。你不可能通过任何方法或修行去默契实相,唯有放下一切,老老实实地安住当下,练习牧牛,多年保任,善护念,才能彻底解脱生死无明习气。

所以啊,虽然这个方法已经如实地教给大家了,并且我会带着大家一起来实修,但是如果我们不放下生活中的种种执取,而是带着世间种种有所得心来修空法,其实是很难成就的。牧牛是一个有强烈出离心的人做的工作,对于一个贪着世间快乐的人来讲,是一件非常枯燥、无聊、没有意义的事情。他不可能长久地去完成这样的修行,那和他的用心不一样。牧牛是一切世间心死尽了的人才能修的,带着一点点的偷心,修不了禅宗。你的用心和诸法实相不相应。

一个想学禅宗的人,要有类似于废人一样的心理状态,就是彻底地厌世,想彻底的休息,不再去攀缘任何的境界,不再取着自心境界,对一切都不再执取。这就让很多放不下世间快乐的人望而生畏,不敢学这个法门。这些人还不了解,一切的境界都是自心虚妄的投射,是不可得的。你越是练习,对这点你越能觉悟,你越觉悟,你越不会再去抓取。这是良性循环。我们牧牛、善自护持,也是这样,不是说我一定开悟了,才能去牧牛。你可以直接牧牛,在练习的过程中,一点一点地放下世间的执着。慢慢地让发心和实相相应。然后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对实相领悟的越来越深,有一天,会全部放下,自然就与法相应了。先放下,再实修。或者,通过实修,慢慢地看破世间,放下世间。这是两条路,两个方向,对不同根基的人,有不同的选择。

我们再打开第六十一页的最后一段,就是五祖给六祖的一段开示,这是五祖传法给六祖后的一段嘱咐。

五祖告曰:“诸佛出世,为一大事故,随机大小,而引导之。遂有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然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叶尊者,展转传授二十八世,至达摩,届于此土,得可大师承袭,以至于今。以法宝及所传袈裟,用付于汝,善自保护,无令断绝。”

这里也提到了“善自保护”,与我们平时所说的“保任”、“牧牛”、“善护念”一样,是悟后起修的一种概括。这时是五祖传法给六祖不久,对六祖的一段嘱咐。此时六祖刚刚得法,还需要经历弘法的磨练,需要保护法脉的传承,所以更需要善自护持。这里还提到了一个正法眼藏,禅宗是佛陀所传的正法眼藏,其他的都是方便,都不是世尊说法的本怀。世尊说法四十九年,说一切法,最后都为了如实法,为了开演实相法,为引我们到禅宗,到宗门。只有禅宗才能见性,才能真正解脱。其他一切法门都不能究竟解脱。我这样说,很多人会不同意,但事实如此。这样说不是为了高推禅宗,禅宗的见地和修行是唯一默契于诸佛如来自证圣智境界,是实证解脱的唯一法门。

这样说,也不是说我们不能学其他法门,而是要明白,学习其他一切法门,都是为了最后入禅门打基础,做准备。而你学其他法门,学到一定程度,要知道放下,要懂得休息身心,众生时机因缘成熟,一定会入禅门。这是本性解脱所要求的,是实相对众生的选择,不是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所以大家不要对禅宗有任何疑议,认为这对吗?可能吗?实相如此,不容争辩。禅宗是心法的一个代表,所有的佛法都是心法。虽然其他法门也讲心法,比如外道,比如教下的一些法门,也自称心法。他虽然讲心法,但都局限在知解上,没有真正认识到心。认识到心,就自然归到了禅宗。

“然以无上微妙秘密圆明真实正法眼藏,付于上首大迦叶尊者。”五祖在这里交代了禅宗是唯一的正法眼藏。而前边的“十地、三乘、顿渐等旨,以为教门。”都是教下。包括密宗、净土,都是以三藏十二部为理事基础,闻、思、修、观、行,都离不开经论的依据,唯有禅宗,虽然也有经论的基础,但在最后实证解脱的一步,是超越经论的,在这个地方,如果不是学人自证自悟,佛亦不能对学人有任何的帮助。

而离开了禅宗的见地和修行方法,所有按其他法门有修有证有境界可得的,都不出心意识,都是像楞严经里面讲的,不出色阴、受阴、想阴、行阴、识阴区域,就是证到十地等觉妙觉,都不出心意识境界。

我们再看一百八十三页,药山惟俨禅师示众:“祖师只教保护,若贪嗔痴起来,切须防禁,莫教掁触。”

我们就看上堂这第一句话,一小段,就知道了修行关键所在。所有的祖师都只教你保护,保护什么?不是像有些不明眼的人所教的,保护“灵灵不昧”、“一念未生时的自己”,这完全错了。那个不用你保护。那保护什么呢?保护你不受贪嗔痴瞒,不受妄念骗,不被念头使。不去染污六尘境界,这才是“保护”。

没教你在本心加什么,没让你去本性上保护什么。教你防护不要去妄修诸法。古人讲:若起修道心,此人不会道。这里的保护就是不要去起妄心,乃至起了一念修道的心,都是染污,在这里要保护好自己,不要起这念心。对初学者来说,不要起贪嗔痴的心,不要起世间心。贪嗔痴起来了,自己要能察觉,然后拉回来。掁触,就是不要住在那上边,别去对治。这需要很大的功夫。好多时候,我们都是习性使然,根本看不到自己的习气,就随他起现行了。张口就讲一堆没用的话,甚至带着各种敌意和烦恼,根本没有任何的觉察。嗔心立即就起来了,根本没有返照的功夫。习气嗖地就出来了,来不及阻止。自己一念收不住,不察觉,就住在里边,就生了烦恼。

今年跟大家学习的都说保护、护念、善自护持有关的,也都是跟牧牛息息相关的,都是一个意思,一个方法,一个原理。

我们在再看三百四十五页,天然丹霞禅师示众:“阿你浑家,切须保护。一灵之物,不是你造作名邈得,更说甚荐与不荐?吾往日见石头,亦只教切须自保护,此事不是你谈话得。

这一段也是在讲保护。阿你浑家,切须保护。就是讲大家修行要谨记,随时都要善护念,护住自己的心,不要染污。怀让对六祖说:修证即不无,染污即不得。六祖大师对怀让说:只此不染污,诸佛护念。不染污,和这里的保护是同一个道理。切须保护,就是必须认真的去做保护功夫,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起心动念,切不可离开当下,迷失本心。

我们看,保护有多重要。保护自己当下这一念不流入过去心,不住于现在心,不滑向未来心。不住于世间,不住出世间,不起觉心,不起不觉心,不起法想,不起非法想。不起一切想,离一切想。离亦不住。圆觉经云:一切菩萨,及末世众生,应当远离一切幻化虚妄境界。由坚执持远离心故,心如幻者,亦复远离;远离为幻,亦复远离;离远离幻,亦复远离。得无所离,即除诸幻。经文里的“离”就是牧牛,就是离一切念,离一切相,离一切心,居一切时,不起妄念,不住一法,是名保护,是名善护念。这比保命还重要。

这里开示了一句一灵之物”。这“一灵之物”就是指我们的真实本性,常住不坏,它不是你造作名邈得,你一切的有为造作都和本性了不相关,对它都没作用。名邈,就是用语言文字形容。它不是你造作和言语思维能形容出来的。那你还说什么荐与不荐?荐与不荐就是明白不明白。你明白也是不明白,你不明白那更是不明白了。所以这个明白就是名邈,就是形容,就是思维,意识知解,触碰不到。

这一灵之物,不是你明不明白所能相应的。离于明不明白,再去看。我们的本性是容不得你在上面加什么的,也容不得你除去什么。只是不起这些妄念,保护好自己莫错用心,莫无端起心,不灭心,无功可用。离一切心意识,正无心时,默契而已,就是本性。才起一念有,即与道隔。你有心生出来的都是妄想,所以只教切须自保护。只教你保护不起妄心,此事不是你谈话得,就是说多少都没有用,是要实修,要身体力行的。你说多少只是一种劝导,实修还要靠大家自己去勤修勤练。告诉大家怎么去做,要勤行之。

我们平时用功,都要保护。再强调一次,保护什么?保护自己不错用功,保护自己莫起修道的心,亦不起不修的心。若执不修,与执修何异?不管是坐禅,还是及其他用功时,比如走路,经行,打坐,吃饭,发呆,都是不念佛,不持咒,不参禅,不悟法,不思虑,不灭想。不起念,不灭念,不着色,不离色。不起见,不离见,不染声,不避声。不做什么,不不做什么,都处在这样的状态,才有少分相应。

心无拟向处,无回避处,无证明处,无犹疑处。无下手处,无缩手处。我用心处,无离心处。如行空中,不生空想。如嘴被堵,张不开。干巴巴,没味道,非苦非乐,活不是活,死不是死。如以手打手,以眼见脑后。居一切时,一切处,无一切得心,亦无无得者。

以如是心用功亦无功可用,以如是心休息而无休息想,是禅宗心行处,是禅宗行住坐卧时用心处。

如大品般若经云:勿动于色,勿动受、想、行、识…勿动一切智…勿动菩萨摩诃萨行,勿动无上正等菩提…勿动有为法,勿动无为法。何以故?善男子!若于诸法有所动者则于佛法不能安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