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是唯一的修行

发表时间:2025-09-05

浏览量:22

爱,是唯一的修行

居士:师父好,我的孩子今年上高一了,我和孩子他妈每天省吃俭用,供孩子上好学校。孩子的各种需要,我们都会尽力满足,为了孩子让我们干什么都愿意。但是为什么每次跟孩子说话,他都对我们爱答不理。就算说什么,也都是犟嘴抬杠,对我们从来没有过尊重。请问师父,我们该如何做,才能改变和孩子之间疏远的关系?我平时也会读经和打坐,就是在与孩子相处方面不得要领,请师父解惑。

问:你们平时和孩子有深入沟通和交流吗?

居士:很少有沟通。

问:你们和孩子说话时对孩子有没有足够的尊重和理解?

居士:没注意过这方面,就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

问:你们了解孩子有什么兴趣爱好吗?

居士:孩子就是爱玩手机,也不太清楚他喜欢什么。

问:你们是不是经常批评和指责孩子?

居士:偶尔会有,孩子做错了事,他妈妈说他多一些。

总结:做父母的一定要了解,你为孩子努力工作,供他们上学,给他们买房,甚至为他们当牛做马,可能都无法打动孩子。

但是你用一个认同的眼神,一句理解的贴心话,一个温柔的赞叹,一个平等的态度,要远远胜于你对孩子做出的牺牲和付出。

想想你们为什么没有和孩子深度的沟通?因为你们从来没想到孩子需要什么,而只是想到自己需要什么。

有的父母可以为孩子牺牲生命,但是当孩子希望父母对自己说话的态度和口气平和一些,多一些理解和尊重,父母却不愿改变,认为那样会在孩子面前丧失权威,失去掌控权。

请谨记!你对事物的态度决定你的人际关系和人生,而不是你遇到的境遇。

你们怎么样对待孩子,他就怎么对待你。

你们可能从来没有温柔地跟孩子说过话,孩子又怎么可能跟你们笑脸相对呢?

你们把爱理解为提供物质需要,却没关注到孩子的心理和情感需要,那样的付出只是你们单方面的道德和伦理需要,而不是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不是简单的付出,而是心与心的链接、理解和交融。

爱需要修练,需要不停地学习。

让你的孩子感受到在你们的心里,他永远是被爱的,你们是他永远的支持和庇护,那才是你和他之间最重要的链接,

当你们与孩子在一起时,请看到你们的情绪;当你们与孩子说话时,请注意你们的口气;当你与孩子相处时,多在自己的修养和认知上去提升自己,而不是一味地在为孩子们做什么上下功夫。如果你只是想通过付出,就得到孩子的回报,你会大失所望。因为很多孩子要的并不是物质上的享受,而是父母在精神上所给予的认同和支持。

征服人的,往往只是一句话,一个心念,一份理解。

爱更多的是精神和情感上的互动。

在爱孩子之前,请先成熟自己,成长自己,请先懂得爱自己。

在希望得到孩子的尊重前,请先问问自己,孩子需要什么?

在希望得到孩子的爱之前,问问自己,除了衣食住行的供养,在情感和心理上,你们为孩子提供过精神支持吗?你们有没有陪孩子一起玩,一起做事,互相倾述?

内心的沟通要远胜于物质的供养。

爱是需要深入学习和勤加训练的。

爱是终身的修行,也是最重要的修行。

与自己的至亲建立深厚的链接,从而打开自己的本性,成熟自己,圆满自己,胜学一切佛法。

爱孩子,先改变自己的认知,了解孩子的世界,熟悉他的爱好和兴趣,与他建立友谊,为他提供精神的支撑。

爱孩子,先好好爱自己,了解自己的感受,再推己及人。

爱孩子,先从尊重和理解开始。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和愿望强加给孩子。

孩子和我们之间有着不可思议的关系,你变了,孩子才会变。你长大了,孩子才会长大。你学会了爱,孩子才会爱别人。

对孩子要学会爱,对一切人亦复如是:尊重、理解、认同、接纳。

大般涅槃经云:慈者即是众生佛性,佛性即慈。慈即如来,如来即慈。慈即真实,慈即大乘,慈即菩提道,慈即常法,慈即大空,慈即虚空,慈者不可思议,慈者乃是一切诸善根本,慈者能为一切众生而作父母。父母即慈,慈即如来。诸佛境界不可思议,诸佛境界即是慈也。慈者即是一切菩萨无上之道,道即是慈,慈即如来。慈者即是诸佛世尊无量境界,无量境界即是慈也,当知是慈即是如来。

慈即是爱,爱即是慈。爱即是佛,佛即是爱。爱即如来,如来是爱。

学佛即是学习如何去爱,见性即是学会爱,成佛即是成为爱。

爱,一切众生本性自有,只是未曾开发与运用。

爱,是终身的修行,唯一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