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师随宜问答二

发表时间:2025-02-02

浏览量:13

禅师随宜问答二

问:了悟生命真谛,明白正道,待有禅定开悟一日,普渡众生,如何发下如此大愿?

答:证禅定开不了悟,不生禅想当下即开悟。发愿是打妄想,好好活着,胜过普贤十大愿王。

问:知道一切皆幻,离幻即觉,但是,看到亲人受癌症病苦折磨时,心生不安,如何坚定信念,看作幻境,而不动摇? 答:接纳自己内心的感受,莫生对治之心。越接纳,越放松;越接纳,心越安。

问:为什么我一坐禅观呼吸,嗓子眼儿就有气儿,好像吃东西噎着了似的上不来下不去,憋的慌,弄的我气短一个劲儿的捯气儿,甚至下座了都跟着我很长时间,什么原因呢?请禅师开示,    

答:以平常心坐着,忘掉观呼吸的方法。

问:请问光明大手印和禅宗是同是异?

答:都是打妄想,说什么同异!  

问:禅修观呼吸和调息,究竟如何进行?

答:莫作观调,一切正常,切勿干扰!

问:苹果树下的牛顿,或者一些大哲学家、伟人,他们都属于见性成佛的人吗?

答:你要关注的不是别人开悟见性,而是你自己此时此刻在做什么?

问:师父好!我之前一直想修“参话头”,感觉那样更得力。还请师父开示。

答:好好吃饭,好好喘气。古人云:若能一觉到天明,始信参禅输懒惰。

问:师父,发现自己被小三了,只能买单离场吗?如果因为自己离婚会遭受什么果报?

答:人生何处不是小三?先认识自己吧,认识了自己,小二都不需要了,哪来的小三?

问:有个疑问,比如苹果,大家吃过,都觉得好吃,就都去买,种植。目标很清晰,动力十足。真我的“味道”没吃过,历代高僧那也是传说,怎么加强“信愿行证”?尤其是“信”,怎么笃定的“信”?

答:真相的味道不是靠吃出来的,它是苦的息灭,烦恼的剥离,是自行圣智境界,是可以自己证明的。刚刚你还恐惧,因为转变了想法,了解了真相,恐惧消失了,这便是真我的味道。

问:师父好,请问应该为了禅修而放弃事业家业吗?您开示过,执着太多,修行难以精进。

答:放弃家庭和事业,就不是执着吗?若说放下执着,工作中也可放下执着,家庭中也可放下执着。一切处都可放下执着,一切处都可修行。为何一定要放下某件事去减少执着呢?若自心中无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问:我们现在看到的车是车,人是人,房子是房子等等,都是我们的心在六根上瞬间的分别执着想。一旦我们的心完全不再分别不再执着,是不是我们六根所感受到的就完全不一样了?因为不再分别和执着,再看到的就是一真法界吗?

答:看到房子是房子,车是车,就是一真法界。

问:师父您好,心经中: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何后面会出现三世诸佛呢?

答:苹果、梨、桔子,嘟噜壅。

问:师父好,一直都说不要心外求法,可是《六祖坛经》里却说: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这个要怎么理解?恳请师慈悲开示,感恩师父。

答:虔诚合掌至心求,是向自心中求,不是向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