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中勘验修行

发表时间:2025-01-05

浏览量:214

在生活中堪验修行

修行的成果是看你在生活中有多少如意、自在和解脱,而不是看你学了多少经论,能讲多少佛法,一坐能坐多久。

有没有修行要看你与大众相处时心是否敞开,你的我慢还有多少,你是否能随顺世间无挂碍。而不是看你的见解有多高,对义理了解的有多深,对概念知解的有多精准。

修行的成就要看你能否从一个个执念上解脱,能否不被自心所骗,能否心不住法,而不是看你有多少徒众,有多大名气,做了多少善事。

你的修行是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见地,二是功夫。一个好的修行人,见地与行持并重,缺一不可。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见地要比天高,行持犹如大地。见地佛亦不让,行持肯做牛马。实际理地,不受一尘,万行门中,不舍一法。说理干脆,直截了当;行动迅速,不讲葛藤。不口说般若,不戏论佛法。务实不务虚,论用不论理。但能解脱,邪亦是正;自缚自缠,正亦是邪。行得一字,胜千句万句;做好一事,胜口吐莲花。

若论修行,生活中见高低,境界处见真章。烦恼处是考题,病苦时知分晓。违逆处看道行,寂寞时知本色。

真修行人,必处处内观,不与他人论短长。

真修行人,必时时看己,不与别人争胜负。

真修行人,必不辜负自己,不糊弄自己,但自怀中解垢衣,不做表面文章。

真修行人,不恋世,亦不避世。不尽有为,不住无为。和光同尘,心如虚空,无所取着,随方应物,无我无人。

若论修行,行得一分,便获一分解脱,行得十分,便获十分解脱。

若行得佛法,千经万论,总是闲文字。所有方法,都是空拳诳小儿。

若能直接解脱,何须论他无生法忍?

若能直接不住,管它佛性真如?

常应诸根用,而不生用想,是大修行。

但恁么去,转得动身,即是十方振动。

所以六祖云:各自观察,莫错用心。

有没有修行,在大众中考试。

有没有解脱,烦恼炉中勘验。

起心动念处见修行,

待人接物时看功夫。

普行恭敬是真禅定,

不见他非是大慈悲。

行者,但能如是,是不负自己法身,能报四重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