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与禅师

发表时间:2024-01-17

浏览量:458

法师与禅师

一般来说,法师与禅师都是于佛法中出家的僧人。但是,广义上说,能讲经说法,教化众生,宣说实相之理,为人解黏去缚的善知识都可称为法师或禅师。比如维摩诘、庞运、吕洞宾,他们虽然是居士,或者道教的出家人,因为了实相,都可以称为大法师或大禅师。

法师与禅师看上去很相似,但是在实际的修行和证悟的境界上,却有着很大的差别。

所谓法师者,以讲经说法为主,主要阐释佛陀的文字经典,为大众解释佛法名相和实相的义理,未离心意识的境界,所讲所说,只可作为修行者入道之方便,不可以为究竟。

所谓禅师者,不拘泥于文字经典,以自证和实修为主,通过牧牛、参禅及棒喝、转语等多种手段,引领大众出离心意识,实证诸佛解脱境界。

法师者,依文解义,将文字经典奉为神圣,不可丝毫违犯。

禅师者,视文字为影像,跳出文字,直用直行,以自己亲证之道理为真实佛法。

法师者,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

禅师者,说一切众生皆无佛性。

法师者,以佛为真佛。

禅师者,见佛如见鬼。

法师所讲,禅师皆会,但禅师未必去讲;禅师所会者,法师尽其平生所学,皆不能会。

法师者,一向而行;禅师者,逆行顺行天莫测。

法师者,教学手段单一枯燥,沉闷无趣;禅师者,教学手段灵活多变,生动活泼。

研读唯识、百法、中论、中观,此法师所学也。

江月照,松风吹,永夜清霄何所为。此禅师境界也。

如永嘉大师感叹,分别名相不知休,入海算沙徒自困。此法师界也;

如赵州禅师说:我于青州作得一领布衫,重七斤。此禅师境界也。

过去德山禅师曾担着自己的金刚经疏抄去见龙潭崇信禅师,想与南方禅师一决高下。路上被一个婆子问倒,后见龙潭禅师,悟道之后才感叹文字知解,思辨玄说,如一滴投巨海,毫无力量。

德山见龙潭前,此法师境界也;见龙潭后,乃为禅师。

昔日临济见大愚禅师,一晚上对大愚说佛法,被大愚视为放不净。临济见大愚后回到黄檗那里,黄檗问,这汉来来去去,作么生得?待痛与一顿!临济云:说什么待来,即今便吃!随后便掌。

临济见大愚禅师前,所讲所说,乃法师境界也;见大愚后,应对黄檗之机,乃禅师境界也。

法师一辈子讲经说法,未必能真正开悟解脱生死。

禅师或许从未升于法座,却逍遥闲适,于生死自在无碍。

法师者,迷于文字,陷于义理,被心意识所障,若无大善知识提醒,终其一生,难于解脱。

昔日太原孚上座讲涅槃经,讲得天花乱坠,却被一禅师讥笑,笑他讲来讲去,只讲得法身边上事,至于法身,未梦见在。太原孚上座虚心向禅师请教,依其开示如实而行,于夜间静坐时,亲证法身,才知平生所学义理文字,与真实佛法了无交涉。

法师者,如神秀,五百人教授师,能解一切法,唯独不会修行,不会解脱。

禅师者,如六祖慧能,不会一切法,一字不识,唯独会解脱。

诸人知者,良遂总知,即法师境界。良遂知者,诸人不知,即禅师境界。

维摩诘经中诸菩萨,乃至文殊菩萨所说不二法门,法师境界也。

维摩诘默然,禅师境界也。

达摩祖师回印度前问弟子所学,诸弟子所答,法师境界也。慧可礼拜,禅师境界也。

香严智闲于沩山那里理尽辞穷,翻遍经典策子,找不到一句回应之话。此法师境界也。

后离开沩山,不经意间听到击石破竹声而大悟,此禅师境界也。

去年贫,不是贫,犹有立锥之地。今年贫,始是贫,锥也无。此是法师境界,又名如来禅。

吾有一机,瞬目视伊,若人不会,别唤沙弥。此禅师境界也,又名祖师禅。

牛头未见四祖前,天神送食,此法师境界。见四祖后,天人不来送食。此禅师境界也。

修行只到法师境界,还不能真正见性,出离生死。须悟禅师境界,行禅师境界,方能大彻大悟,真正解脱生死。

修行人,纵然未能亲证禅师境界,于此二种修行境界不可不知。若以法师所讲为究竟,终生闻法修行,不可见道。当以禅师之境为修行目标,依大善知识所教,勤而行之,终生不疑不退,必成圣道。